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女儿眼中的王国维

2013年05月19日 07:02
来源:信息时报

《王国维家事》  王东明 著 李秋月 整理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年3月

传记

导读语: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一生痴迷学术,钻研中国文化。也许是文人生活穷苦的原因,他希望子女们不要走专门做学问的道路,找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更为实在。他安安静静地在清华园传道授业,又安安静静地在昆明湖结束生命。他神秘的离去,给中国学术界留下无法解开的历史疑问。

陈华文(编辑)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是中国近现代首屈一指的学术大师,上世纪20年代,他和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三人并列为清华学校国学院四大导师。有关王国维的生死谜局,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国维形象,其长女王东明以百岁之高龄,撰写了《王国维家事》一书。本书由《记忆中的父亲》和《王东明的百岁自述》两大篇章组成,其中第一篇章是全书最大的看点。本书中,王东明并没有对父亲的道德学问进行评价,而是以一个孩子的角度,将 80年前父亲的模糊回忆尽量还原。

王国维是晚清秀才,20多岁左右游学日本,他在中西方哲学、美学、文学、戏曲、艺术、历史、文字、考古等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他喝了不少洋墨水,但是拒绝西装皮鞋,总是以头戴瓜皮小帽、鼻梁上架这一副圆眼镜、穿着黑马褂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身装扮,其实更像一个算命先生。

王东明作为王国维的长女,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子女。王国维曾说,王东明是“一堆米里捡的一粒谷”,足见他对女儿的喜爱。然而,王国维为了实现学术抱负,总是走南闯北,无暇照顾女儿。自幼年起,王东明就寄住在浙江海宁外婆家中。她的童年,对父亲没有印象。直到1925年,12岁的王东明才到北京清华园与父母团聚。在清华园的三年,也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她对父亲所有的记忆,也停留在这个时间区段。

那个年代的清华学校,为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学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四处网罗才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国维来到了清华。在王东明的记忆里,父亲王国维是一个不拘言笑的“老头”,谨慎、寡言、勤俭。也许是文人多半穷苦的原因,王国维并不希望子女们将来成为学问家,谋到一个固定的工作职位比较实在。也许是受其影响,王东明和他的哥哥、弟弟们无一进入学界,分别在海关、邮政、科学技术、教育界谋生。王国维曾亲自教女儿王东明研习古文,可是她活泼贪玩,对古文学习无多大兴趣。但是王国维并不指责,而是一笑了之。

王国维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王东明曾经问他:别人都不留辫子,为什么你要留呢?王国维的回答是:辫子已经存在,就留下吧。他的这番话,或多或少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的最后留恋。后世很多学者都在王国维的这条辫子上进行政治层面的解读,认为他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对旧制度抱有复辟的幻想。其证据是: 1923年王国维被已经推翻了的清朝末代皇帝委任为“南书房行走”,官阶五品。这个官职,其实就是整理清宫内收藏的各种古书。王东明认为:过度地解读父亲的辫子,会扭曲父亲本来的面目。王国维骨子里是一个恋旧的文人,留辫子是一种生活习惯,好比一件衣服穿的时间长了舍不得扔。

如果说王国维的辫子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他坦然自沉昆明湖则是惊天之谜。1927年6月2日,他在颐和园昆明湖跳水而亡。他生前留下了一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百字遗书,其开篇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多数人给出这样的答案:当时北伐军攻克北京在即,他作为清遗臣,为避免受北伐军之羞辱,只好自绝生命。还有人认为:王国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代表性人物,当新文化思潮占据社会主流时,他觉得自己已无存在之必要。很多年过去了,王东明对于父亲之死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就在王国维自尽的前一年,其27岁的长子王潜明因染伤寒在上海英年早逝。丧子之痛对他是致命一击,这种痛苦到了一种极限,最好的方式就是结束生命。王东明的这种说法,充满浓郁的家庭感性色彩,然而王国维绝非等闲之辈,他的死因可能有这些因素,但是真正的原因也许只有王国维本人知晓。

王东明对父亲王国维的回忆,从历史的、生活化的细微处入手,以人间最真挚的亲情勾画了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不仅令后人景仰,其治学境界也让人心生佩服。他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三种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