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宁夏贺兰山600余幅岩画濒临消失

2013年05月12日 07: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5月10日专电(记者艾福梅)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了解到,由于不断受到温湿度变化、酸雨、微生物、泥石流等自然因素侵蚀,包括“太阳神”在内的600余幅岩画面临脱离岩体的危险,亟待尽快开展抢救性保护。

据贺兰山岩画管理处文物科科长张建国介绍,这些岩画多分布在山体两侧石壁上,薄薄的石皮由于自然损坏面临脱落的危险。贺兰山标志性岩画“太阳神”也存在这个问题,在其上方15公分处有条裂缝,里面长时间有泥土、沙尘,有时候还会长杂草。

据了解,在岩石的物理风化破坏中,温度变化造成的岩石风化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贺兰口山体岩画,尤其是沟内南北山壁岩画,因重力作用,以及沟谷湿润环境的影响,气温变化引起的岩石风化作用尚不明显。而在沟外东坡及洪积扇上的岩石,因温差产生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岩石开缝崩裂以致破碎成块的现象极为普遍,使岩画遭到致命的破坏亦随处可见。

此外,在岩面及岩画刻槽中,微生物析出的有机酸、硝酸等对岩石有强烈破坏作用,不仅使岩石布满土黄色、红褐色、黑色的“岩漆”,而且导致浅痕岩画模糊不清。

岩画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或凿刻的图画,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宁夏岩画作为中国三大岩画体系之一——北方岩画的重要代表,主要分布在石嘴山、贺兰口、灵武东山、青铜峡、中卫等地。据统计,宁夏岩画总数为7259组,其中单体图案22144个。

事实上,不仅是贺兰山岩画,分布在中国29个省、区、市的远古人类遗存岩画,都在遭受着日积月累的风蚀雨侵,面临着减少乃至消失的风险。但与此同时,岩画保护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专家们多年的研究仍未找到最适合岩画保护的技术方法。

张建国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他们就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贺兰口岩画抢救性保护方案,该方案由南京博物院专家制定。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了保护方案的实施。

根据制定的抢救性保护方案,此次对贺兰口岩画主要采取对岩画本体表面裂缝灌浆加固、危害加固以及岩画表面清洗等措施。

岩画表面的岩石在自然环境中处于不停地风化之中,砂岩文物本体表面是否需要防风化操作,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在争论之中。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此次保护方案中,贺兰口将选取几块岩画本体周边,进行表面封护实验。通过封护材料的涂刷,在岩画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的保护膜,阻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石质造成进一步腐蚀,同时本身具有透气性,达到延长文物保存时间的目的。实验的封护效果将在自然环境下长期检验,为五到十年后的科学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