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华阴老腔传人的传承之忧:戏台不见少年郎

2013年04月28日 1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陕西渭南4月28日电 (记者 阿琳娜)“华阴老腔队伍青黄不接,极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很难想象以后会是何种局面。”现年76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中向中新社记者谈及老腔,言语中不乏担忧。

王振中生来眉发如雪,被人称为“白毛”。2008年他被中国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现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和创作老腔剧本上。

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孕育于陕西省华阴市三河口地区。长期以来,华阴老腔都是作为当地张家户族的家族戏传承存在,立有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等规定。

虽已过古稀之年,一眼看去略少几分精神,但一听到老腔的乐声,王振中立刻精神抖擞。怀抱月琴在舞台上表演时,他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时而放声大笑,时而与众人一起狂吼,完全不像一位七旬老人。

王振中不足10岁便开始学习秦腔和眉户,后拜师学习华阴老腔。曾在张艺谋拍摄的电影《活着》中担任片中老腔的演唱者,陕西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被改编为同名话剧时,他也受邀参与演出。

从事老腔艺术多年,王振中会弹月琴,能拉板胡,并对老腔的伴奏乐器不断丰富和完善。老人家中一间屋子里放置着各种老腔演出的乐器,闲暇时间经常在此琢磨。他还精通乐理,能移植和编写剧本。

因传承的封闭性,以及题材相对远离现代生活,受电视电影等娱乐休闲方式的冲击,老腔近年来逐渐没落。令王振中略感欣慰的是,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皮影伴唱到“闻其声见其人”的台上表演,华阴老腔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唱腔,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被更多人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老腔,王振中也破除门第之见,无论男女、亲疏,只要喜爱老腔者前来学艺,他均倾囊相授。“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尽量地给教。”经过多年努力,他已培养出多位可独当一面的老腔表演者,其中包括女弟子。

但这并不能改变老腔后继乏人的窘境。老腔的舞台上很难看见年轻人的身影,与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华阴老腔“正规军”不足30人,且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作为老腔的传承人,“能在有生之年,培养更多的老腔传人”是王振中的最大心愿。但“前来学艺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极少有年轻人。”王振中向中新社记者坦言,老腔艺人“青黄不接”的状态让他十分担忧。

为了保护老腔艺术,当地有关部门仍陆续开办培训班培养新人,整理并创作老腔曲谱和剧本,组织艺人演出,以期老腔能够流传延续。(完)

标签:传承 戏台 华阴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