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55代孙、书画大家王德水:开派千年学府 情系湖湘文化
待到山花烂漫时
王德水作品
一代大师齐白石
王德水作品
谭锦屏
王德水先生艺术简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德水书画展曾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并在东京、京都、神户、大阪相继展出其书画作品。
1990年在东京举办的王德水水墨画展被香港《明报》专题报道,其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被广为传播和赞赏。
199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王德水书画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领导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鼓励和赞扬,并为其题字、祝贺,各大新闻媒体对此都给予了大量的报道。
2007年9月,王德水以组委会秘书长身份负责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在日举行的“世界华人2007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的策划、组织工作,并担任评委,其作品参加了中国九大巨匠画展。
2011年6月8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湖湘行”书画精品展。
2012年5月18日,“王德水书画展”在澳门林则徐纪念馆举行,作品预订一空,全部售出。
2012年9月17日,被湖南大学聘任为教授,并担任湖南大学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院长。
2013年1月26日,“闳约深美:王德水魏碑文化大展”在北京798闳约艺术中心开幕,其魏书作品用笔苍劲、结体严谨,书体雄浑大气中不乏质朴端丽,受到各界赞誉。
旅日书画家王德水,是中国晋代 “书圣”王羲之第55代孙,家族的性灵传承,让他在艺术的圣殿里自由恣肆: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各体无不信手拈来,尤以魏碑最让人称道;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皆是游刃有余,特别是他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西洋油画及东洋日本美术的色彩、构图等技法结合起来,形成自创一派的鲜明个性风格。
有“中国第一行书”之称、由书圣王羲之撰书的《兰亭集序》开篇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700多年后,为了致敬先贤,王德水将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的开馆展览活动放在了2013年4月12月,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暮春之初”。
去年9月,为了繁荣湖南书画艺术,湖南大学在千年书府——岳麓书院,筹备成立了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聘请王德水出任院长,扛起湖湘书画艺术大旗。近代以来,湖南书画界名人辈出,以齐白石为一代高峰,冠绝当代。可惜的是,齐白石成名之后长期定居北京,并未带动和形成湖南书画集群效应。而与之对照,清末民初中国两大艺术流派——“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争奇斗妍,历久不衰,这不能不说是湖湘书画艺术的一大憾事。王德水对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他此次应湖南大学邀请,执掌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即是出于对湖湘文化以及湖南这方土地的热爱,冀望以此为基地,培养并形成湖南书画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最终形成“岳麓画派”,以推动湖南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有业内专家认为:湖湘文化重镇——岳麓书院在千年之后,终于首设书画院,而首任院长由中华“书圣”传衍千年的子孙担任,可谓相得益彰,众望所归。
书画称双绝 融会贯东西
王德水是浙江绍兴人,传承“书圣”家学渊源,自5岁起习字。后来,王德水在上海师从程十发、方增先等书画名家,研习人物、山水及花鸟画。特别是他的人物画,在继承程、方等大家的基础上,自出机杼,融入西方油画技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1987年,王德水东渡日本,旅居东瀛20多年,学习借鉴日本艺术的构图、色彩新理念,使其彩墨画具有强烈个人色彩,形成鲜明的个人标记。
尽管王德水长期生活在国外,但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他对国内书画界的情况非常了解,认为目前国内书画界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即忽视书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下去将对中国书画发展产生致命威胁。
王德水有一个艺术观点:书画同源,画是“写”出来的。他说,就书画而言,书是源,画是流。中国画中的用笔用墨,中锋、侧锋、逆锋,内中的抑扬顿挫,实在需要扎实的书法功力。书法不到火候,其实是难以成就绘画的。纵观中国绘画史,能称得上大师的不多,但他们个个书画俱精。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在书画、篆刻上都有极深的功力。齐白石画作处处见笔见墨,而吴昌硕更是开宗明义地以书法线条入画。
王德水认为,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练习书法非常枯燥,没有数十载的苦功,很难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长期艰苦的磨炼,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就他自己而言,自5岁起习字,每天练字四五个小时,50多年来无论寒暑而不辍。
正是因为有此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恒心,加上家族遗传的艺术灵性,王德水的书法艺术真、草、隶、篆、魏等各体皆精,而尤以魏书成就最高。
与之同时,王德水以书法的用笔、用线入画,在人物、山水、花鸟画等各个门类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旅居日本之后,王德水深入研究了日本绘画特别是浮世绘的艺术特色,并将之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逐步形成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
正因为有了对西洋、东洋艺术的深切了解,王德水晚期绘画与早期作品相比,风格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譬如他创作的《齐白石像》,作品中齐白石头像的绘制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显示了他对西方绘画在人物塑造、透视等技巧上的深刻理解与掌握,而在齐白石身体部分则采用中国大写意技法,他以对毛笔、墨色的娴熟运用,让中国传统意象淋漓尽现。
而在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竹鹤图》中,大面积的丹朱纯色背景,很明显借鉴了日本绘画风格样式,与前景的写意松鹤形成强烈对比,这是对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升华与突破。
王德水认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必须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在对中国书画的笔意、墨色、线条等元素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与借鉴国外各艺术门类的特色,与之融会贯通,如此才能寻找到适合现代需要的中国绘画发展方向与道路。
艺术评论家钟华仁对此由衷地赞叹:从“书圣”后人到被专家们认可的当今书画全才大家,王德水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湖湘文化的不解情结
王德水表示,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之根、艺术之魂一定来自他的祖国和民族。他对毛泽东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小念的就是毛主席的诗词,书写的就是毛主席那气吞山河的草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德水对毛主席的家乡——湖南有着特殊的情感。
2010年王德水首次踏上湖湘土地,便深深爱上了湖南这方热土。
2011年6月8日,王德水“湖湘行”书画精品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他历时一年全新创作的150件以湖湘文化为题材的书画精品得以集中呈现,展览取得空前成功。王德水作品中高超的笔墨语言、浓郁的湖南风情,受到湖南艺术、收藏界的追捧,也深得普通观众的喜爱。
此后一发不可收,王德水将他在国内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湖南。在三年多时间里,他十多次踏足湖南,创作了一大批以湖湘文化元素为主题的精品画作。
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到齐白石、雷锋,一代代湖湘人杰都在他笔下一一呈现,从凤凰古城、韶山,到昭山、崀山、桃花源,绮丽而文化厚重的湖南风景名胜,从他的艺术视角得到升华与提炼。
深厚的湖湘文化,源自千年岳麓书院。书院门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让王德水心折不已。他很欣赏湖南人“敢为人先”的鲜明性格。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德水经常来到岳麓书院,有时甚至一住大半年,在书院里踟躇徘徊,与在这里留下足迹的先贤进行心灵的交流。他将自己的体会感受发诸笔端,创作了自岳麓书院山长朱洞、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到近代黄兴、蔡锷在内的岳麓人物像作品56幅,还有各体书法作品近百幅。
面对这批杰作,出版人乐玉杰从文化的角度这样解读:德水先生的这些作品其实是岳麓书院千年文化的沉积再现,也是近代湖湘史的另一种诠释本。
推动湖湘“三宝”走向世界
作为一位艺术家、一个外来者,王德水或许比本地人更能体会湖湘文化的魅力。经过数年的了解与实地考察,他认为湖南艺术产品中的三宝: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及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简。而由于推广手段的不到位,这些宝贝还养在深闺,不为外界广泛认知。
他表示,将在受聘出任岳麓中华书画研究院院长的期间,于教学育人之外,以自身的艺术创作为推手,利用自己熟悉海外艺术品市场的优势,大力推动湘绣、湘瓷和竹简走向世界,做强做大湖南文化产业品牌。
目前,王德水已经与醴陵方面合作,绘制了一系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作品,旨在提升醴陵瓷的艺术品位与创作水准。他还在浏阳河酒业的大力支持下,探索釉下五彩艺术瓷与市场更紧密的结合,推动产业的发展壮大。
王德水还与湖南湘绣研究所合作,将自己的绘画代表作《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和《鱼乐图》转化为刺绣作品,这些作品将与其他湘绣代表作一起,于今年6月中旬赴港参加2013年湖南(香港)投资贸易宣传周活动展出。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