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开封复苏北宋清明习俗 游客戏称“包公很忙”(图)

2013年04月03日 2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3日,在开封府前,包拯主持颁新火仪式,向京城百姓及番邦来使颁发新火。 曹铮 摄

4月3日,河南开封,包拯在内的文武百官身着宋服还原北宋祭祀先贤仪式。 曹铮 摄

中新网开封4月3日电(曹铮)禁火、拜祭先贤、插柳等,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今天,在河南开封,千名市民身着北宋传统服饰,复苏了这些古老的清明习俗。包拯作为北宋名臣在不同场景中频频出现,以不同的形象演绎了这些传统民俗。现场游客戏称“包公很忙”。

3日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内,随着201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的开幕,身着宋服的皇帝和百官陆续出场。在龙凤楼阁之前,一道钻木取火的亮光开启了清明节的黎明。皇帝取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并颁赐给开封府尹包拯,令他将新火颁给黎民百姓,点燃一年的新希望。

据了解,北宋有“未到清明先禁火”的习俗,清明重生新火,象征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在古代,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民间有习俗只能吃冷的东西,故名。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颁新火为黎民百姓带来了新的温暖和希望。

祭拜和追思,是清明节一个不变的主题。今天的清明上河园里,再现了千年前北宋仁宗皇帝与文武百官祭拜先圣先贤的恢弘场面:皇帝身着龙袍,包拯等文武百官按官阶着相应的官服,在庄严的气氛中完成了祭祀仪式。仪式分为敬献猪牛羊三牲、净手上香、诵读祭文等环节,在场的游客也纷纷起立三拜,表达了对先人的敬重和思念。

上千名身着宋服的市民扮成北宋时期的不同身份进行了大巡游,令古都开封满城荡尽宋韵。随后,在开封府前,身着紫红色官服的包拯再度出现,将新火颁给京城内外十厢128坊百姓及番邦来使。记者在现场看到,开封府“三班衙役”甩响长鞭后,一段驱魔祈福的傩舞上演。片刻后,“包大人”带领北宋“各国使节”从府内走出,并亲自钻木取火,将新火颁给北宋“各国使节”和市民百姓,给他们送去祥瑞、希望与和谐。

作为北宋名臣的包拯,是古今的小说戏剧中反复演绎的人物。当日,许多游客都笑称“包公很忙”。对此,记者采访了扮演包公的几位演员,他们分别道出了对角色、对北宋清明习俗的理解。

在清明上河园领取新火及参与祭拜仪式的包公扮演者名叫张磊,黑脸黑衣,额头上一枚白色月牙令他更接近戏剧中包拯的扮相。他对记者说道:“古代的皇帝是以忠孝治天下,今天我们的宋朝皇帝带领文武百官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带领下面的百姓,一起追溯我们的祖先,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并且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开封府颁新火的包公扮演者周学福已扮演过包公多年了,严肃的长相、魁梧的身材似乎更接近人们心目中“青天”的形象。谈及对“颁新火”习俗的理解,他说道:“在古代,寒食节时候,全国的老百姓都把火都熄灭了,只吃冷食,清明节过了以后,颁出了新火,传送给每个家庭,表达的就是新春开始,新的一年,然后人们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出现,是全国人民每家每户,都开始用新的一年的红红火火,过好一辈子,过好一年。”

据了解,作为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的“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自2009年起连续举办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本届清明文化节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为期共18天。(完)

标签:游客 北宋 民俗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