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萝岗镇发现孔子后裔村

2013年03月27日 07:02
来源:信息时报

萝岗镇暹岗村,十年前的“圣裔宗祠”。

如今的“圣裔宗祠”门前建成了一个篮球场,在这种古代宗祠与现代运动的鲜明对比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当年

宗祠证实后裔身份

当年,在萝岗镇暹岗村发现了乾隆年间重修的“圣裔宗祠”及雍正三年的“优免定案碑记”等证物,证实了现有3000多孔姓人口的暹岗村应该是目前广州市最大的孔子后裔自然村。当年广东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还初步统计广东省共有10万余名孔子后裔。据了解,孔姓在暹岗村是大姓,村里孔姓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四成左右。据广东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长孔庆儒介绍,首次移居广东的孔氏后代,是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孔的曾孙即孔子第41代孙孔昌弼遵父遗命避朱温之乱,随节度使徐彦若迁居韶州正昌(现南雄县平林村),并创办孔林学院,传播中原文化,成为孔氏岭南派始祖。其孙孔承休于公元977年再迁居广州城西彩虹桥,成为珠江三角洲孔氏始祖,孔承休后裔分居珠江三角洲等地,共有10万多人。

今日

有2400个传人

近日,记者走进萝岗镇暹岗村,感觉整个村庄,除了圣裔宗祠还有点孔子后裔的印记,其他的一切跟其他的自然村没有任何区别。经历10年的沧桑变化,村里原来低矮的瓦房变成了林立的高楼,只是圣裔宗祠还是朱颜未改。宗祠大门用铁链锁上,写有“加官”“晋爵”的红纸分别贴在大门两侧,几片白萝卜干摊放在祠堂左侧的石阶上,檐下横梁的红油漆因着岁月的洗礼,一部分经已剥落。祠堂前进的右墙嵌入一块80厘米宽、180厘米高的青石碑文,是雍正三年刊刻的“皇恩圣裔历朝优免定案碑记”,祠堂里进后墙正中则挂有一幅孔子画像,上面写着“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下排则写有“万世流芳、斯文在兹”的小字。

村里的孔姓老人告诉记者,“村里人以前多数务农,如今多数以打工为生。村里一共有9个生产队,4、5、8、9的生产队里百分之九十的都是姓孔的,加起来现在还有2400人左右。现在村里辈分最高的孔姓后代是第71代的,还有6个人,最老的已经85岁了。年轻辈则以‘凡’字辈居多。”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