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过门笺: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2013年03月15日 05: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实习记者 王松松 通讯员 刘启芳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这是流传在莒县坊间的一句民谣,反映了当地农民对过门笺的美好寄托。随着时代变迁,过门笺逐渐被“机械化”和“现代化”,坚持手工制作过门笺的人越来越少。在众多学者纷纷感慨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的时候,莒县却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广泛培育兴趣点、积极寻找传承人、探索发展产业化”的新路子,让莒县过门笺这门老手艺焕发出了新活力。

培育兴趣点 寻找新传人

74岁的于永胜老人是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也是山东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5岁起,他就跟老师张培忠学习剪纸艺术。“张老师的版画很好,那时候,一到课间休息我就缠着他,跟他学各种技巧,像入魔了一样。”看到记者们进屋,于永胜放下手中刻刀,热情地给我们讲起他与剪纸的故事。

谈到自己的几位徒弟,于永胜赞不绝口,“他们都出息了,于红、辛崇花都有底子,当然主要还是对剪纸感兴趣。”于永胜表示,剪纸是门考验人耐心的手艺,若没有兴趣,不可能剪出好作品。

在于永胜家中的桌子上,摆着几张小学生学习剪纸的照片。“这是去年在浮来山镇第二小学教孩子们剪纸时拍的。”他用手摩挲着照片上孩子的笑脸,“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便知道这门手艺还能传下去。”

为传承和保护莒县过门笺,让更多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莒县广泛培育兴趣点,组织剪纸爱好者分别进入桃园北区、文心苑等生活小区,进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同时,他们还走进莒县一中、浮来中心小学等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为中小学生讲述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工艺,现场指导学生剪纸技巧。

“我喜欢上剪纸课,一张纸能在我手中变成小兔子,特有成就感。”浮来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郭玉萍告诉记者。

找准契合点 打好创新牌

在于永胜简陋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刀具,它们有着不同大小和弧度。“和其他地方相比,莒县过门笺有更严格的制作规定。”于老介绍道,传统过门笺为单色,现在看起来有点古板,“我在原本的创作工艺上,做了些改进,创出套色过门笺,这种过门笺是通过挖补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边套上蓝色,鱼套上红色,更能体现现在生活富裕的景象。”

于红是于永胜的徒弟,也是他的女儿。从小看着父亲剪纸的她,深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然而,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于红,从父亲那儿学到传统技巧的同时,也把现代艺术元素传递给了父亲。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于红和父亲曾共同创作了一幅《文化大院》,将传统造型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生动表现了文化工作者欢欣鼓舞的心情,受到好评。

“去年,我们通过举办剪纸培训班、剪纸大赛等系列群众性活动,激发民间剪纸活力,引导剪纸作者创作更多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反映时代主题的作品。”莒县文学艺术创作室主任马守勇在谈到创新的重要性时指出,“过门笺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创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很有必要。”

成立合作社 挂钩旅游

大柏林村隶属莒县阎庄镇,具有上百年的剪纸传承历史,2012年,该村被评为“莒县过门笺剪纸文化生态保护村”,同年12月,该村成立“大柏林民俗剪纸服务专业合作社”。这是该县创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一项新举措。

“我们村先后组织参加了山东省第四届国际大众艺术节、日照市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浮来山文化庙会等活动。”大柏林民俗剪纸服务专业合作社副理事史中增自豪地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活动,莒县剪纸作品、年画精品走俏省内外市场,建立剪纸文化生态村,提高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促进了剪纸作品内容的完善。”

2012年,阎庄镇被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山东剪纸文化之乡”,而去年阎庄镇的民间剪纸收入突破12万元,形成了良性互动,有力地促进了民间剪纸健康发展。

“莒县过门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文化生态保护村是增强莒县过门笺剪纸的生命力和扩大莒县过门笺社会影响力的有益探索。”莒县文化馆馆长马树晓说道,“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过门笺纳入旅游产业中,把‘莒县八景’用过门笺的形式呈现出来,做成旅游纪念品销售给外地游客,将过门笺进一步推向全国。”

于永胜、于红父女做起过门笺来一丝不苟。尹德文 摄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