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法国老三届”潘鸣啸杭州谈上山下乡

2013年03月14日 07:55
来源:东方早报

耗时30年撰写的学术著作《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出版后,该书作者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也被中国读者所知..

耗时30年撰写的学术著作《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出版后,该书作者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也被中国读者所知。因对知青问题的细致入微研究,潘鸣啸有了“法国老三届”的外号。上周末,他到杭州枫林晚书店举行讲座,详述他所理解的上山下乡运动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上山下乡”与人口大交流

1968年,法国经济情况糟糕,失业人数达50多万人,青年学生带头掀起了向往红色政权的法国“五月风暴”。作为这场“革命”的亲历者,潘鸣啸称自己算是“法国红小兵”,对中国的知青一代非常有共鸣。

潘鸣啸首先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并非始于普遍认为的1968年,其实早在1955年,就有一批城市“知青”被送到北大荒从事农业生产,这是在模仿苏联,“苏联也派了一批知青到哈萨克斯坦还有到西伯利亚去搞农产的。因为当时苏联食品不够。”但到了1960年代,“就慢慢变成用上山下乡运动来解决城市就业的问题,还有城市人口过重的问题。”

但这场运动并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潘鸣啸介绍:“事实上在农村从来没有那么多知青,因为从1970年开始,城市就已经开始招工,一部分知青就慢慢能回城,农村知青最多的时候是1977年,差不多有900万,而当时进城那些得到固定工作的农民差不多也有800多万了,所以实际上是人口大交流。”

潘鸣啸认为,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场运动带来的中长期后果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没有缩小,反而增大了。“因为知青到农村基本上没有太大作用,他们吃穿用度在农民家里,而政府要补贴给农民这些钱,这方面的花费我估计占当时国家预算的1.5%。”1970年代末,知青大批返城,与“三年自然灾害”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孩子迎头相遇。

遗留问题需年轻人解决

就业问题之后,1990年代,回城知青还首当其冲地遇到了下岗问题,因为文化水平等问题让他们处于劣势。潘鸣啸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带给知青的伤痛是无法否认的,不过,“这一代人没有变成社会主义新式农民,却是思考的一代。当他们发现宣传口号与农村的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就开始反思,诗人北岛最有名的一句诗就是‘我不相信!’”

在潘鸣啸看来,上山下乡运动影响的不仅仅是知青一代,它也是除了“文革”之外,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出现断层的重要原因,“那时主张‘读书无用’,后来改革开放,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新鲜更甚于对自己旧有文化的好奇,也导致大家不太注重中国的传统,1990年代开始,有人说要追寻传统文化,但断层已经形成了。我觉得现在中国一方面有反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很难回到中国原来的传统文化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思想、道德都遭遇困境,年轻一代需要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录入编辑:任凭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