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做得更好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尹明华
“文化讲坛”60届了!我们把第60届奉献给上海——这座养育我们的伟大城市。我们借助上海开埠170周年,邀请熊月之、梁元生、陈丹燕、李天纲四位嘉宾从文化视角谈上海的发展和变化,希望让今天的上海人进一步认识、理解和热爱上海这座城市,了解城市的文明历史延续,为推进它更好地发展继续作出努力。
事实上今天的上海人中,没有任何人实际经历过上海开埠时期的风云际会;绝大多数人生活、工作在这里,却并不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形成和文化脉搏。四位嘉宾的生动演讲,让我们了解了一系列与上海有关的问题,这就是:
自近代中国五口通商以后,上海为何很快会成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为何会在晚清民国期间成为各种新生力量的滋生地带,成为中西文明、各路风俗融汇并存之地,成为战乱时期富商名人的集聚之处,成为近代中国独一无二的工业文化重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又为何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以1949年为界,近代上海经历了前后不同性质的两次开放时期。无论是被动开放还是主动开放,上海为何都能通过积极主动、游刃有余地自我调适,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牢牢抓住历史机遇,一往无前地推动自身与中华各种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与世界先进文化的密切接轨,与时代潮流的顺利汇合?
当然,从文化视角上弄清以上问题似乎并不困难。但我想特别说明一点的是,我们要认同非自觉的文化觉醒也是文化自觉的必要过程。鸦片战争后,西风的冲击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不但引起经济、政治、文化的连锁反应,而且还催发了中国人“自我”的日益觉醒。正是在民族生存危机的震撼下,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中华民族的精英们才开始冲破传统文化的樊笼,发现失落已久的自我,从而启动了马克思所说的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个人”的进程。我们所了解的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俄罗斯文化和美国文化等在形成过程中都曾有过这类“被自觉”的历史记录。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化,必然表现为狭隘地域性的个人向具有广泛普遍社会联系、秉承人类社会发展积极成果的世界的历史性发展。从被改变到主动改变的轨迹,正是上海从世界不同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以自己的精神面貌创造性地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从中不断拓展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乃至世界性。
走过开埠以来的漫漫征途,经历岁月沧桑的万千变化,我们每个人作为上海城市的物质承载和精神表达,作为城市性格的个性体现和具体弘扬,作为城市美好家园的建设力量和分享群体,在承前启后的今天,无论如何应该记住:我们为何走到当下,我们曾经做对了什么,我们还应该继续做些什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得更好?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