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颐和园云龙纹望柱头被盗

2013年02月28日 03:59
来源:东方早报

近日,家住颐和园周围的退休居民、网友“颐和老吴”爆料称,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南侧月台的一个云龙纹望柱头丢失。

■ 园方称正在采购石材争取尽快修补

■ 专家称露天石刻文物丢失并非孤例

颐和园南湖岛上涵虚堂南侧月台的第二层西侧北数第三个望柱头丢失。下图为丢失望柱头的切口。早报记者 许荻晔 图

颐和园南湖岛上涵虚堂南侧月台的第二层西侧北数第三个望柱头丢失。下图为丢失望柱头的切口。早报记者 许荻晔 图

近日,家住颐和园周围的退休居民、网友“颐和老吴”爆料称,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南侧月台的一个云龙纹望柱头丢失。

昨日,早报记者赶赴颐和园发现,该园南湖岛上涵虚堂南侧月台的第二层西侧北数第三个望柱头丢失。据老吴介绍,丢失的望柱头是比较珍贵的云龙纹。“颐和园云龙纹饰的望柱头只有涵虚堂南和北宫门三孔桥有,尤其涵虚堂月台栏杆雕刻精美,望柱头是典型的深浮雕,雕工远比北宫门三孔桥栏杆望柱头的云龙纹饰精细。”

南湖岛是位于颐和园中部的一个小岛,有十七孔桥相连,涵虚堂是岛上最著名的建筑。昨日,早报记者在现场发现,望柱头基本为圆柱体,有云龙纹饰深浮雕,高约40厘米,直径约20厘米,全石材质,体积不小,重几十斤,老吴认为,无论是弄断还是运输,都并不容易。况且周围游客较多,白天不易被盗。老吴向周围的保洁人员了解情况时,对方表示该望柱头年前已经丢失。老吴认为,丢失的望柱头的切口并不平整,可能并不是锯断,“很有可能是栓了绳子,用力往外拉而拉断的,因为另一侧是泥地,即便落地也没有声音。”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昨天向早报记者介绍,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石刻文物的丢失,大至牌楼,小到门墩,什么都丢,“这次望柱头事件,令我们惊讶的并不是丢了东西,而是讶异于竟然是颐和园丢了东西。”刘阳介绍,颐和园的安保工作在北京市园林当中比较到位,“各个地方安装了摄像头,这样大件的东西如何盗窃运输而不被发现,我们也挺纳闷的。”

园方正对失物进行评估

早报记者昨天联系颐和园管理处,对方回复称以《北京晚报》报道为准。该报道显示,颐和园管理处于1月中旬得知望柱头丢失,至今仍在调查。同时,园方在采购石材添补,争取尽快安装复位。

但老吴认为,栏杆本是一个整体,丢失的望柱头即便能修补,也无法完全还原,“不能不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涵虚堂建于清光绪年间,继上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修缮后,之后也多次进行小规模修缮。但档案中,并没有记载哪些构件是旧有,哪些是新置,因此丢失的望柱头无法就维修档案判断其存世年代。颐和园管理处表示,日前仍在评估丢失的望柱头的文物价值。

珍妃娘家门墩也曾被盗

北京乃至北方地区所丢失的露天文物中,颐和园望柱头并非孤立事件。

2011年7月,北京西城区前英子胡同13号院的两个石门墩失窃。在《这里是北京》一书中,曾披露该地原系珍妃娘家。据刘阳介绍,这两个门墩属于北京地区保存比较完好,雕工精致的。

就在今年1月中旬,北京海淀法海寺一座顺治年间的古碑在偷盗者的运输过程中断为两截。法海寺传是曹雪芹出家地,被破坏的《奉旨示禁碑》建于顺治十七年,海淀区文委工作人员判断,有人用吊车偷古碑,在此过程中不慎将碑身弄断。

另外,据刘阳介绍,“十三爷”允祥在河北涞水县的陵寝,“桥上的吐水兽就少几个,到现在已经一个都不剩了。”而其华表上的汉白玉圆雕瑞兽,重达两吨,曾连续失窃两次。“这些都是团队作案,第一天晚上在涞水,第二天已经在保定装了箱,接下来马上到天津打算出境了,幸亏破案及时才被追回。”刘阳说,“偷了也没人管,我们文物单位至多督促谴责一下当地执法部门,但也无能为力,只是这次他们偷进了颐和园。”

保护石刻关键在切断盗卖市场链条

近年石刻偷窃事件之所以大量增多,在于拍卖石刻的利益市场的形成。“几年前这些东西还只是民间性交流,80%都是半私下交易,价格也不贵,八千一万。但这几年开始公开化、市场化,在江苏、浙江等地的需求非常高,浙江就有专门的石刻拍卖,价格非常高,导致偷窃行为猖獗。”刘阳分析说。

在公开拍卖之外,私下渠道也在进行。刘阳介绍,很多人看上一些东西,拿着照片去联系,“对方直接偷来给你”。

而保护的困难,在于社会各界对石刻文物、露天文物的关注程度、保护意识远小于高级文物。刘阳呼吁,对石刻文物的保护,需要全民提高意识,加大惩处力度,并阻断销售渠道,“第三点最重要,只有切断链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

录入编辑:周子静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