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门内供着“小龙” 闽人与蛇的情缘

2013年02月19日 09:10
来源:福建日报

世人恐蛇惧蛇老幼皆知,而福建人却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影响着闽人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习俗。

福建自古称“闽”,“闽”的意义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并不把它归为“门”部,却归之“虫”部,释义是“闽,东南越,蛇种”。

古代越族的一个主要分支——闽越族生活在闽江流域和福建其他多蛇地区,以蛇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顶礼膜拜,因此闽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着崇蛇风俗,“披发文身,以像鳞虫”,有断发文身习惯,把蛇形刻画于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

蛇形图腾崇拜的习俗,已成为闽文化的标志之一。大量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证明闽越人盛行崇蛇之风,武夷山汉城遗址发现了蛇形装饰图案的瓦当、雕有蛇图的铜铎残片。在3000年前福建青铜时代的陶器上,就充满蛇图腾的印记——陶器上有蛇形堆塑,陶器表面有蟠虺纹饰,及仿蛇皮花纹的各种几何图案。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诏安县官陂镇溪口村等地也发现蛇形石刻,充分显示早期闽越人对蛇信仰与崇拜的鲜明特征。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无不记述闽越人的蛇图腾。

汉武帝统一闽越后,中原汉族南迁,闽越人的生活习俗逐渐融入南下的汉族移民之中,蛇形文身等习俗才渐渐淡化。后来,人们将蛇移画于船帮上,从此闽船必画有一蛇,清初郁永河《海上纪略》载:“凡闽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

闽中及闽东一些地方的妇女,至今流行发髻上插蛇簪奇俗,蛇簪由银子制成,花式繁复,基本样式是一条高昂着头的小蛇。为突出小蛇形象,闽中妇女常把头发盘成多股辫子,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黑亮的蛇拥簇一条白亮的小蛇,极为诡异。据说,这种蛇簪实际上是缩小了的古代闽越族徽——一只飞腾的蛇,她们插戴蛇簪,以示“不忘其祖”。

福建民间保留很多与蛇有关的民俗风情,许多地方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长汀罗汉岭、南平西芹、闽侯洋里及永春等地的蛇王宫,福清、莆田一带的蛇王庙则被称为“青公庙”。

闽西长汀、永定等地的蛇王神被视为能“听断严明,主持公正”,过去民众有纠纷,就到蛇王神前表白起誓,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现在还陈列一尊原存于长汀蛇王宫的蛇王塑像。

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至今流行“人蛇共寝”之俗。当地生长一种黑色无毒蛇,家家把它视为庇护之神,称之为“侍者公”。在三平寺古庙中,三平祖师公神像旁,还供奉着“侍者公”蛇神像,海内外香客前来供祭,络绎不绝。三坪村民一旦发现家里来了蛇,视之为蛇神派来巡视家宅平安的,是吉祥象征。到夜间,有的蛇钻进床上,与人同眠,村民置之一笑。

闽北的延平、闽东的古田和尤溪等地,至今仍保留上古的崇蛇习俗。尤其是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堪称“崇蛇圣地”,这里每年正月举行游蛇灯活动,蛇头、蛇尾是纸糊巨灯,蛇身由每家一男持一节蛇身灯板结队组成,共有三四百节,蜿蜒一里多长,蔚为壮观。每年农历七夕日为“蛇王节”,村民当日举行隆重迎蛇盛会,四出捕蛇,每人抓一条,大蛇用彩轿抬着,小蛇则提在手里,摆于肩上,缠在腰间,巡游村境,“蛇游”之后,便将蛇全部放入闽江,祈求风调雨顺,来日平安。

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闽人的民风民俗,据说这与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有关。从形体上看,蛇与龙相似,在十二生肖中,民间称蛇为“小龙”,俗信龙是由蛇演变成的。在福建民间,各地广泛流传人与蛇结合的美丽神话故事,如“蛇郎君”故事中的蛇郎君,是一个善良的君子,人们据此改编成闽剧《花鸟记》,深受闽台人民喜爱。

标签:小龙 情缘 表白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