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书:生态文化视角下的“悦读”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外景。
女书织带。
谭 峻
江永女书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迅即走出深闺,走向世界,被誉为“女人的圣经”“世界文化奇观”,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新闻界的重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哈里·诺曼赞叹女书是世界上“一个惊人的发现”。女书文化已成为现各个学科竞相研究和追捧的重要课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审视女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会使我们在深刻认识女书价值的同时回归到女书文化现象本体。
女书的生态文化特质
女书主要在湖南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的女字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女字、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空间。女书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不断演变的结果,它是以女性居住、生活空间为依托,以女性习俗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女书流传地妇女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娱乐心态、审美层次、人文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女书文化是区域性全方位的女性的大文化,体现出一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人与文化的生态和谐及巨大的民俗文化张力,具有典型的生态文化属性。
女书文字的产生和传承具有原生态性。
女书的产生和传承都是在偏僻落后的山谷乡野,而且是在一批一批以女红为主业的普通妇女手中产生的,她们的文字创造不可能有鲜明的政教功利意识,甚至为语言服务的意识最初也是不明确的。女书主要是女红新奇化、丰富化追求的结果,并长期被当作女红的一部分,相对具有较明显的自发性、自娱性、民间性和原生态性。
女书的传承也没有学堂,基本的传承方式是“母传女,老传少”,这当中虽然也包含有偿的“传”,但都是自觉、自发、自由的,无组织无计划无任何强制要求,连师道尊严都没有。
女书的语言体系、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具有原生态性。
女书记录的江永土话是汉、瑶、百越等多族语言分层杂交而成,复杂不一的语言状况正是自然融合、缺乏约束而任意性、原生态性较强的反映。
江永县的语言状况比较复杂,1949年前主要有3种:西南官话、土话和瑶话,彼此不能通话。话全县通用,土话在平地瑶族和汉族中流行,瑶族的勉语只在过山瑶中使用。而女书所记录的语言,既不是西南官话,也不是瑶族勉语,而是一种汉语土话,确切地说,女书所记录的语言是永明土话。这种土话很奇特,它不仅保留有壮、侗语族语言的词汇底层,也保留有苗、瑶语族瑶语支语言的词汇底层。
女书习俗活动具有原生态性。
女书习俗内容丰富多彩,是女书文字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基础。它包括社交文化习俗,如结交老同、读纸扇庙会、赶圩等;婚嫁文化习俗,如坐歌堂、贺歌堂、哭嫁、贺三朝、招郎上门等;生育与丧葬习俗;生育习俗有着明确的程序规定,从怀孕只能在家做女红,祈求神灵保佑的产子,到逢生人,再到庆贺新生、取名、幼儿教育这一系列过程,其中包含着严格的规定和禁忌。女红文化习俗,如刺绣、挑花、织带、织被、剪纸等;女性特色的节日文化习俗如新年节、朱鸟节、女儿节、吹凉节等等。这些习俗均存在明显的越俗楚风即原生态性。
地域性凸显自然生态属性
女书文化的呈现,是女书流传地女性自身的活动方式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转化的结果,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直接联系,具有自然生态的依从性。女书的产生和主要传承地在江永县。女书的产生离不开江永独特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背景。这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诠释。
江永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女书得以产生的土壤。
江永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处五岭中的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都庞岭环绕南、西、北三面边沿,萌渚岭延伸于县境东侧。整个地貌大体由“六山半水三分半田”组成,四面环山,中间盆地。女书之乡是一方美丽富饶、充满神奇和生机的南岭明珠,从而为女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江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上世纪80年代境内文物普查中,从县城城郊层岩遗址(传说舜帝南巡时曾留宿于此,群众于此处建有舜帝庙),以及在桃川所城、井边羊岩山、上江圩达滩、潇浦镇的白塔脚等地,发现用坚硬的石块磨制而成的石刀、石斧、石锛、石凿等,足以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永明岭(即都庞岭)定县名,置永明县。1949年11月,永明县解放,成立永明县人民政府。1955年,划江华县部分地域并入永明县,设为江永县。
江永县自古以来处于楚文化与越文化的夹缝地带,湘粤桂3个行政区的接壤之处、南征北战的通道。在离江永不远的道县玉蟾岩,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种,距今1.2万年以上。在离江永不远的九嶷山,有中华道德文明始祖舜帝的陵墓,表明这里是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潇水流域的古文化表明,这里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这种博大而奇特的背景文化是女书生长的土壤,也是女书的成因。
女书流传的中心地上江圩一带是孕育女书的“胞宫”。
上江圩是女书流传的中心地带,是最后保留着女书的地方。女书主要流行在江永县东北部的潇水两岸,以上江圩镇的15个行政村为中心,向周边地区传播,遍及潇浦镇、允山镇、铜山岭农场、黄甲岭等乡,而上江圩近邻道县的田广洞、雷福洞等村流行的女书,是从上江圩传播过去的。1985年9月至10月,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女书调查队调查,当时田广洞有11名女书传人,从江永嫁过去的占81.8%,其中8人是上江圩嫁过去的,1人是允山镇车田李家嫁过去的。雷福洞、麦山洞村的女书传人也是上江圩嫁过去的。
女书的生态发展思路
以实施原生态保护为基石传承和弘扬女书。
对女书习俗实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最主要的途径是走原生态保护之路,也即对女书习俗实行就地保护与传承,这不仅包括保护女书这种文字本身的传承及传承物的体现(如女书的原件资料及女书创作的一些作品及女红物品等),还包括女书赖以生存的民俗、民风、习俗、女书自然传承的方式等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更大范围上讲,还包括体现这些民间习俗的一些特殊的物品及有关古老的建筑和由女书作品反映出的特定的女性精神。
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前提开发其文化功能。
对于江永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如何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女书习俗的文化内核和特质,以抢救、保护女书习俗为契机,盘活女书习俗资源,大力发展女书文化旅游。要认真地分析女书习俗的旅游资源,对女书生态博物馆、女书流传地特别是浦尾村生态旅游进行高起点的整体策划,分景点进行包装,然后逐个有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对外宣传、招商,逐步启动,逐个实施。
在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拓宽发展领域。
具有独特性、神秘性、原生态性等鲜明特色的女书是文化产业的宝藏。科学发掘女书文化资源,对于振兴、发展江永的产业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前景。在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拓宽发展领域,就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对女书文化资源进行系列开发,即按照实物系列(女书、女纸、女巾、女扇或其他饰物)、文学系列(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艺术系列(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文物系列(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工艺系列(服饰图案、女红、织锦、刺绣)、研究系列(论文、专著、影视录像)、女书传人系列(读唱、照片、实物、作品),大力开发具有女书文化内涵的影视、书画、工艺品(装饰品、收藏品),如将女书刺绣、织锦及其他民间工艺和现代民间绘画绘制于工艺品上,用女书包装“江永四香”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业品、工艺品和其他物品,使文化与旅游联姻。
作为生态文化的代表,女书的传承发展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演变是息息相关的,也注定受自然、社会和文化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当代社会急剧变化和地球村的形成,各种文化的差异日趋缩小,女书濒临消亡的危机日益加剧。女书要想生存下去不能仅仅依靠女书研究人员和少数的女书传人。要想保护女书将其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渠道,但更为重要的是首先必须保护它所生存的土壤,那就是让女书继续生存于原生态环境中不脱离生活的养分,它才能继续生存、发展和流传下去。否则保护女书,就像是保护一株失根的兰花,最后女书也会成为甲骨文、西夏文等那样的死文字。因此,立足生态文化视角认识女书的形成与生存环境,对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女书传承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