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传统技艺"徽州四雕"走出非遗产品传承路

2013年02月04日 11:54
来源:中国网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3-02-04 08:54  责任编辑: 任子鹏

砖雕,木雕,石雕,竹雕,被成为“徽州四雕”,始作于唐、宋,争奇斗艳数百年。如今,在安徽黄山,从事徽州雕刻技艺的名人众多,生于1979年的朱伟只是年轻代表中的一员,但也是“有想法”的一员,将曾经沿街叫卖的徽州竹雕出口海外,走出了一条中国非遗产品传承、延展新路。

朱伟,2002年大学毕业后,才正式从事徽州竹木雕刻行业,这位“后来者”且是拜弟弟为师,从家庭式小作坊开始徽州竹雕的事业。十年间,从家庭作坊的白手起家,到如今年销售额数千万元的现代企业。腼腆、不善言辞的朱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徽州雕刻面临着技艺能人青黄不接、创新发展思路有限等窘境。

朱伟认为,包括徽州竹雕在内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不能断层,需要年轻人的技艺传承,更需要现代创新延展,高端“精品”应与大众“纪念品”相结合。

朱伟回忆说,1996年颇具雕刻天赋的弟弟练起竹尖上的舞蹈,开始专攻传统竹雕技艺。“随着技艺日渐成熟,小有作品问世,背着竹雕沿街叫卖,是初入竹雕行业弟弟当时的主要销路,不善销售乏人问津”,为了帮助弟弟,朱伟通过网络、参加诸如广交会等,向外推介徽州竹雕,产品逐步受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客商青睐。

订单多起来了,产品供不应求,徽州竹雕面临着诸多传统技艺想发展壮大的难题——量产空缺。兄弟俩商议认为,纯手工雕刻,产品生产耗时长、标价高的局限性决定企业只能小打小闹,“高端”的定位限制了客户的订单量。2000年,兄弟俩倾家荡产买了一台20多万元人民币的进口激光雕刻设备,开始高端纯手工雕刻“精品”和机械化雕刻“纪念品”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产品也从纯手工雕刻笔筒,延展到壁挂、屏风、仿古书籍、家具装饰等领域。

朱伟说,从弟弟一人的家庭作坊到现在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从沿街叫卖到出口海外;从有数的年收入到4500万的销售额……十余年间,变化“翻天覆地”。

朱伟认为,传统的产品品牌都会经历一个从有形产品价值到无形品牌价值发展过程。在自身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之后,“想法很多”朱伟说,徽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徽州竹雕、木雕、石雕、砖雕、徽墨、歙砚、罗盘等徽字号招牌应抱团发展,培养“领头雁”,建造古老的徽字号航母。

“一直在考虑,竹雕跟现代时尚如何结合,延伸其生命力”,朱伟拿出手机说,如果这外壳是竹雕产品,可以闲时把玩怎样?其他传统技艺也一样,应有与时俱进的思考。

作为黄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朱伟的企业虽有学徒潜心学习,但他坦承,学习传统手艺年轻人越来越少,传统技艺人才恐现断层,如果政府能给予新从事传统文化产业行业的从业者给予补助,加强职业培训,包括徽州竹雕在内的中国传统技艺不会消失。(吴兰)

标签:技艺 传承 竹雕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