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寻找大明王朝兴衰的蛛丝马迹

2013年01月28日 06:58
来源:东方早报

3

51 4

1.人物故事图克拉克瓷盘

克拉克瓷泛指明代万历时期的青花出口瓷器。万历三十年(1602)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葡萄牙克拉克港的两艘商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船内所载的主要是万历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这批瓷器被称为克拉克瓷,运往荷兰后在欧洲引起轰动。克拉克瓷器包括盘、碗、瓶、军持等,以盘为多。据考证,生产“克拉克瓷”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等100多个窑址。由此也可见当时外销瓷的生产规模。从明万历三十年(1602)至清顺治十三年(1656),荷兰东印度公司销往荷兰的瓷器达300万件。

2.朱小松款雕竹松鼠纹盒

朱小松是晚明嘉定派刻竹高手,有较高的绘画造诣,善于透雕和高浮雕。此件竹雕为椭圆形,子母口。盒身、盒盖通体饰以过枝高浮雕松树纹,浅浮雕卵石状松树皮,并以犀利密实的细线刻画出放射状的松针。盒盖上浮雕三只松鼠,神态活泼可爱,顿使虬枝老干间充满生机。盒身松干上刻“小松”款。

3.刻云龙纹金漱盂

此盂出于明代孝端皇后棺内,用金373克。

4.“慈宁宫”款银盆

银质,圆唇,宽沿,平口,腹微凸,底稍内敛,外底正中直行镌“慈宁宫”,“宁”字缺末笔,环行镌“大明万历壬午年御用监造银重十三两九钱”。

5.正统款锦衣卫指挥使象牙圆牌

明,正统(1436-1449),长7.5厘米,宽6.5厘米。

陆军

苏州博物馆上周推出2013年开春第一展“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特展。展览汇聚了来自首都博物馆馆藏的万历朝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文房用品等各门类108件(组)文物,勾勒出明万历年间全景式的社会画面,折射明朝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山川尊洪武、日月照大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华夏文明的年轮上由此镌刻上了大明帝国277年的印记。

以勤政著称的明太祖朱元璋曾告诫他的臣下以及子孙,要以元末骄奢淫逸、政事不理而致失去天下为戒,“勤则成,怠则废”。但他却不曾料到,“皇帝不上朝”这句对明代万历朝政治极具概括力的评语却对这条宝训作了别具况味的注解。

睽诸明万历朝,神宗朱翊钧不郊不庙不朝,后期罢朝近三十年,疏于理政、靡费无度,由此带来了财力匮乏、党争纷纭、朝政昏浊、军备渐弛。最高统治者的行政、品行及其他相关的作为对国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明一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万历朝,政治的腐败、王朝的没落似乎只停留在庙堂之上,上层建筑的疲软与颓废导致了对下层社会控制力的减弱,甚至无暇顾及,这无疑给晚明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在自己的轨迹上依旧向前,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继续发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万历后期,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一度非常频繁。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既有拜金、纵欲的世俗化倾向,也透露出一股追求个性、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

朝代更迭、兴亡交替是反复上演的历史悲喜剧,而对历史的考察不能只停留在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此类现象的描述。去找寻历史人物的身影、活动,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再现昔日的风云激荡,在对历史细节的还原中让历史走出单调的结论和冰冷的规律,这或许更有意义。康熙曾赞叹明太祖统治下的帝国“治隆唐宋”,然而两百多年后的士人发出了“亡天下”的感喟,其间发生了怎样的变故?从展览中所呈现的万历朝四十八年间的鲜活历史截面中,或许可以找到大明王朝兴衰的蛛丝马迹。■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