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字”大师汤集祥:50年百变艺术路(组图)
1974年,汤集祥与另一画家余国宏合作的油画《耕海》参加了全国美展,一炮而红。 程景伟 摄
汤集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程景伟 摄
汤集祥最新“画字”作品。 程景伟 摄
中新网广州1月28日电 题:“画字”大师汤集祥:50年百变艺术路
中新网记者 莫非 程景伟
他是一位杂家,涉猎剪纸、雕塑、版画、油画、中国画、连环画、宣传画、插图等等,几乎所有的美术门类均有良好表现,成果颇丰。
他又是一位专家,不论玩何种门类、何种技法、何种门道,均能专注精深,得心应手,成绩斐然。
他醉心艺术世界50载,且以艺术“百变”饮誉美术界,尤其备受北方画坛推崇。但他创作张狂有余,为人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传媒采访,互联网上几乎搜索不到关于他个人的新闻报道。
他就是广东艺术大师汤集祥。在其创作刚刚届满50周年之际,他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表示,他最近在忙着“画字”,这是他正在筹备在北京举办画展的作品的一部分。
幸运、张狂的艺术家
汤集祥,1939年生于海南琼海市。1962-1970年在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从事木版画、剪纸创作与研究。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10后年被任命为广东画院副院长。
过去数十年光阴匆匆走过,回首看看,汤集祥无疑是时代的宠儿:1962年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他分配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当时正是广东民间艺术最辉煌的时期;之后转到佛山文化馆,那段时间文艺从业者在文化馆的待遇最为优厚;1978年开始调入广东画院,时值广东改革开放之初,画院同仁思想解放,创作氛围热烈,作为画家来说,在所有的文化单位当中画院是最好的单位之一。
“我经历了各个单位最好的时期,确实很幸运。”汤集祥如是说。尤其在广东画院,当时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画院画家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生活,大胆探索,勤奋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代表性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不过,汤集祥的出名时间却是在1974年,那时候他还在佛山。当时,汤集祥与另一画家余国宏合作的油画《耕海》参加了全国美展,一炮而红。在那个满是“红、光、亮”革命题材的年代,这幅以灰色调为主、注重形式的作品,“犹如一首抒情而优美的小诗”,令人们眼前一亮。
著名评论家、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评论说:“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记得我曾经以水粉画的方式临摹过好几幅《耕海》,作为送给朋友、邻居结婚或安置新家的礼物。”
“别人画的明亮色调,我却画灰调子,当时确实受到了压力,经常被单位领导批评。”时隔多年,汤集祥回忆当时情景,不胜嗟叹。
因为《耕海》这幅画而成名的汤集祥,几十年来从来未曾放下过画笔。退休后,他开始了逍遥生活,每年有几个月在澳洲度过。澳洲的优美风景和人情事物,带给他很多的绘画灵感和题材。
年过古稀的汤集祥,笑容可掬,谈起创作时,却又显得十分张狂。记者问:“你觉得哪个时期是你创作的黄金阶段”。汤集祥不假思索,他说,“应该说我在每个时期的创作都很好,直到现在艺术创造的欲望还很浓烈,我现在70多岁了,觉得还可以继续画下去,永不止步。”
“画字”,画字中同时也画出山水
“我发现,汤先生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大变一次。”鲁虹说。诚如鲁虹所言,汤集祥的艺术创作并不拘泥于一种技法,他最是追求艺术创新。
与中年时期的画作不同的是,近期汤集祥进行的创作却是在“画字”,而非“画画”。记者在其位于广东画院的画室里看到,汤集祥的“字”画散落在各处,令人惊讶。譬如,一副画作中,蕴藏了“春暖花开”四个字,又隐约可以发现当中又有完全不同的四个字——“天下为公”。汤集祥说,实际上,这是一幅画,画作之中隐现的文字,则传达了画作的内容,以及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思想内涵。
“我不是写字,我是画字,写字的话,是书法,而不是绘画。”汤集祥表示,他画山水,画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山水,如黄山、桂林、泰山,而是字之山水,字中有山水,山水亦是字,在画作中融入了中国汉字。
从小篆、草书,到行书、楷书,从传统繁体到简体字,或是杂糅其中,不一而同,皆为其所用,其画作却又不显纷乱,主题突出。
汤集祥“画字”,并非突然的起意,而是源于他本人比较喜欢书法。“我画字非常开心,画的不是具体的风景,却非常好看,比我去写生要好。”汤集祥还说:“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融入创造中去,如自己的书法、民间艺术,这种才能或喜好千万不要浪费。”
他解释说,中国的文字从自然界而来,从鸟虫鱼兽而来,他“画字”是把文字还原回大自然中去。况且,中国的文字结构、书法结构,本身就美得不得了。
对于新创作的一批“字”画,汤集祥正在筹备将其从广州的画室转移到京城展览。至于到北京办展的时间,则需要办完去澳洲的移民手续(他的两个女儿定居在澳洲)之后,才能定下来。不过汤集祥心态平和,得失之间并不太计较,他说,“展览能不能办得成功,乃至作品受不受到认可,我不知道,但我还是输得起的。”
为人低调,业界评价极高
虽然汤集祥极少亮相新闻媒体,个人报道难觅踪影。行内艺术家、评论家却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鲁虹说,正是因为汤集祥阅历丰富,涉足的中外艺术知识广博,所以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轻松自如地跨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界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水墨与其它画种———如油画、版画、装饰画的界限,并由此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面貌。而他创作的水墨画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聪明之处是:并不是被动地用毛笔或宣纸去画西画,一方面将西画的一些艺术元素很好地转化为水墨画的表现方法;”鲁虹认为,另一方面,汤集祥又从传统的民间绘画———如木刻年画、剪纸、陶瓷中智慧地转化出一套全新且具有个人特点的表现方法。
2010年出版的《画思常动---汤集祥六个课题新作集》汇聚了汤集祥众多艺术代表作,创新是当中一大亮点,其中作品或探讨了“景”的文化性问题;或隐喻着对爱情和亲情的珍爱呵护的心态;或赞美着人的“精神”或体现为对“心”的关怀问题或尝试了“图像”生成的多种可能性;或是关于“气”的表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我一直敬佩汤老师的是他的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富于理性的人生态度,是常动常新,永不停步,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干劲和精神。”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对他评价则是:恒定和多变。许钦松说,汤集祥多变,是一位艺术的大玩家。他的变是年年变、月月变。他题材变、门类变、技法变、风格变,变变复变变,层出不穷,玩尽了花样,令人目不暇接。变是天地万物的生命轨迹,也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恒定状态。艺术因变而鲜活,也因变而辉煌。
在他许钦松看来,汤集祥又是善变的。“他的善变,是因其对艺术有判断,有追求,有思索,有体悟;他的善变,是深刻理解变的本义,由变的初衷,到变的目的。在汤集祥善变而又多变的艺术世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著和对人生的真诚。”许钦松如是说。
王璜生就汤集祥的“彩色澳洲”系列画评论说,汤集祥在这个课题系列中提出了现代的异域的视觉图像如何与传统的中国的绘画表现媒材及手法结合起来这样的问题。水墨媒材和表现方式在中国的东方的文化语境中已发展及形成为一种艺术的表达“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和表达的指向也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的上下文意义,我们很容易也很习惯于在这样的语言及语境中获得文化与视觉的认同感,诸如“山水”、“意境”、某种固定图式等等,但是,当这样的绘画“语言”面对一种异域文化及视觉图像时,表达与认同成为了视觉、心理、文化等交织和冲突的表现,当年李可染先生一系列的国外写生作品曾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先例,而汤集祥的澳洲系列作品进一步地强化了现代视觉及图式的探索意义,使我们摆脱了在中国画中追寻中国式的“意境”、“气韵”的习惯性,而是领略着一种异域地理文化提供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和感怀:广袤的大地,无尽的天际,厚实的树林,延伸的公路,更有澳大利亚红色土地上的野性和生命力,这一切在中国画的传统表现中是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语言”以可进行表述的。
汤集祥的这段话更体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我画画的特点是变,喜欢变化,有人叫我‘百变汤集祥’,我不喜欢老是去画一样东西。思维要变,但心要静。当今世界需要禅的意境,需要一个静的内心世界。画可能是静的,但思维是动的,心静画动。”
“写意画家胜过做皇帝”
汤汤集祥画画的目的却仅仅是因为他爱好画画,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要表达。他曾说,“点画至过瘾”,“画室于我最自在”,他还说:“写意画家胜过做皇帝。”也正是出于执着的真爱,所以他的智慧、精力、潜能全部集中在画画上。
但当下不少人通过画画去获取画画以外的好处,如做官、卖钱等。作为老艺术家,汤集祥对广东艺术界也有些担忧。如艺术品炒作的问题,令他十分无奈,“艺术品真不该用金钱来炒作”。
“艺术品市场上受追捧的、估价最高的未必是真正的好作品,也可能只是普通人觉得好而已。”汤集祥指出,大家都喜欢的绘画作品,一般来说并不高级,只能说明比较好;一个画家的作品从大多数人喜欢、少数人不喜欢,画到了作品大多数人不喜欢、少数人喜欢,那就说明它高级了,如赖少其的作品。
汤集祥说,“年轻画家们要少些浮躁,不要光看重钱财,否则成不了大家;广东画家缺乏大智慧,广东的画家要走出去,往北走,吸收外界的长处。”当中有警醒,有批评,更有一个老艺术家的善意叮嘱。
汤集祥并不悲观。他说,“艺术到了当代,新的媒体为艺术撑开了一片天地,传统的手工绘画,新的路该如何走,天无绝人之路,艺术领域都有智者和勇者。”
附:汤集祥艺术简历
汤集祥,1939年生于海南琼海市。1957年考取武汉大学法律系,读了一年。1958年考取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1962年毕业。1962-1970年在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从事木版画、剪纸创作与研究。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1986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美协理事,1987年被任命为广东画院副秘书长兼创作室副主任。1988年被任命为广东画院副院长。1988年评为一级美术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2002年被聘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油画《耕海》(与余国宏合作)、中国画《旧中国一桩真事实》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石破天惊》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先后在岭南美术出版社、杨柳青出版社、海南人民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过五个专门画集。主要作品还有:《一桩往事》、《飘走的歌》和《印女汲水图》等。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