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诗歌榜”今日揭晓
王明韵
诗人,作家,诗歌月刊杂志社主编
李少君
海南省文联副主席
何言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克
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
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拉家渡
诗人,“珠江国际诗歌节”总策划
树才
诗人,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
徐敬亚
诗人,文学批评家,海南大学教授
梁平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
臧棣
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霍俊明
诗人,诗评家,任职于中国作协创研部
评委阵容(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联手各界专家学者推出“花地华语文学榜”
1李亚伟
《河西走廊抒情》(组诗)
心灵觉悟凝成的雄浑蛮力
李亚伟的诗名,首先得自他青春时代的名作《中文系》。凭借这首诗,“莽汉气质”从川地向全国蔓延。《河西走廊抒情》,则是进入中年的李亚伟再次爆发出他的强悍诗歌创造力。一股由地理,历史,人生遭际和心灵觉悟等凝和而成的龙卷风般的雄浑蛮力,自诗行之上向我们迎面扑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唏噓不已。组诗首发于《读诗》季刊2011年第一卷,完整发表于《读诗》2012年第二卷,连同它的辅助文本《签》。
(点评人:树才)
2沈浩波《文楼村纪事》
融合复杂庞大现实的大诗歌
作为一个介入现实很深的诗人,沈浩波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新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如《文楼村纪事》,《玛丽的爱情》,《河流》等等,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尤其难得的是,沈浩波不仅具有迅速直接处理现实敏感题材的能力,他还拥有融合复杂庞大现实状况的高超技巧,这是很多诗人匮乏的,这也与他的情怀与视野有关。也因此,沈浩波写出了可能是当代诗歌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大诗歌。
(点评人:李少君)
3桑克
《冬天的早班飞机》
“日知录”式的自我提醒
姜涛提到了桑克对于时间的敏感,说他的每一首诗都明确地注明了写作的时间,不仅标出年、月、日,而且精确到了几点几分。对于当今的很多诗人,写作是一种对历史、现实的逃逸行为。但精确标注的写作时间,暗示在桑克这里,诗歌的另一重古老功能,并没有被放弃。它类似于一种分行写下的“日知录”,虽然基于一时的当下感兴,但在持续不断的回溯、诘问与嘲弄中,刻录下世俗生活背后“自我”的成长。“日知录”式的自我提醒,反映了诗人桑克的慎重:对于时间和记忆的郑重,或者说对于一个时代普遍的遗忘的警惕。
(点评人:王明韵)
4黄灿然《奇迹集》
打动不读诗的人
黄灿然是一个不动声色的诗歌国王,穿梭在天空下、街道上、巴士中,他佩戴着最朴素又最骄傲的灵魂。我们大多数人熟悉又漠视的世界,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一种奇迹般的呈现,一栋楼可能就是全部的“我们”,一棵树也帮助我们长满茂密的眼睛看着世界。黄灿然的语言具有一种静水深流的品质,口语化的表达,却有着冥想的深邃。如黄灿然自己所期待的,希望《奇迹集》能打动不读诗的人,他对世界的诚意与热爱会让这本诗集成为你我日常生活中的启示之光。 (点评人:拉家渡)
5宇向《宇向诗选》
无所不及的妖眼
宇向是天生有一双妖眼的好诗人。在她的眼里,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物事。这是因为诗人自己给自己营造了区别于他人的精神向度,她能够在她的无所不及里,出色地完成情绪与语言的自我控制,使其抒写的现实成为先锋与现代。诗人时常在司空见惯里制造陌生,传达一种未知的力量,别开生面。
(点评人:梁平)
6于坚
《彼何人斯》
写出来给耳聋的上帝看
《彼何人斯》,这四个字来自《诗经》,顾名思义,就是“他是什么人啊”。是啊,这位有着古汉语厚实的功底的于坚是什么人啊,对于中国当代诗依然是不可动摇的重要坐标。于坚的《彼何人斯》贡献了2007年至2011年的新作,不能不对他的创作精力旺盛而惊叹。他的诗,里面有非常优秀的东西,他对语言的把握是大力士式的,一种旋风般的精神贯注其中,特别是在融入日常生活中寻找更“于坚”、更精确的表达。于坚有时在某些方面有所节制,有时在另一方面更加淋漓至极,事实上重心则向传统一脉,并且加以时时更新。他有句话:“上帝的耳朵是聋的,所以要我们写出来给他看。”此言意味深长。 (点评人:王明韵)
7孙文波
《新山水诗》
体现“元诗”意识
孙文波的诗集《新山水诗》是自然风物与当代人的生命经验在心灵空间持久地摩擦、碰撞和交锋后,所产生的艺术结晶。诗人从生态主义立场出发,将诸般自然山水移植为新诗中的语言山水,并以西方人文哲学和现代语言学为透视镜,照亮了山光水色的内在意蕴和思想投影;又从山水的寄意中,鉴照到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影像。借助与古典诗歌传统与当代诗学观念的频繁而深入的对话,《新山水诗》赋予自然世界以新的思想素质和言说空间,进而开启了现代诗人观照与书写山水田园的新的美学路向,并体现出某种“元诗”意识。
(点评人:张德明)
8肖水《失物认领》
不依附“学院派”的个人写作
作为80后诗人肖水,我努力把他所在的学院与他的写作环境分开,这样做就是避免阅读肖水的诗一不留神落入“学院派”印象,实际上肖水的《失物认领》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个人写作的历程,可以说他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寻找隐喻。我们在他的诗里大量读到内容和内涵,是一种在生活和超越之间的思考与游历。因此《失物认领》被我看作是肖水努力不依附学院派回到个人写作的必然结果。他有很好的想象力和释放这种想象力所必需的控制力,这就足够,并且肖水还能不断地给你以希望和期待。(点评人:王明韵)
9杨克《石榴的火焰》
撩人心襟折射转型社会
杨克的诗集《石榴的火焰》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面影的艺术折射。诗作关涉面广,聚焦点多,诗性智慧丰富而深隽,审美发现独到且精微。从城市到乡村,从中产到底层,从宏观到微观,举凡新世纪中国社会生动真实的历史场面和纷繁复杂的人文景观,都被诗人纳入观照视野与诗性言说之中。在娓娓陈述、不疾不徐的抒情语式中,时常有撩人心襟的生活细节从诗行中凸现,并带着浓烈的生命感知和炙人的悲悯情怀,让人领受到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担当与责任。 (点评人:张德明)
10
唐果《给你》
直接而不容置疑
唐果的诗歌气质显然带有南方高原的气息。她的诗歌是直接甚至不容置疑的,而她呈现的精神方式却是冷暖交织。她的诗歌能够轻而易举地迎向阳光,也能够隐忍和宽怀地接受那些阴郁和疼痛的啃啮。她时时把自己处于一个安静或者动荡的中心位置,她那些几乎无处不在的自语和既实有又虚幻的人称指代的对话情境,正呈现了既个人又宽广的精神成长。她有时深处阁楼上自我取暖,有时又在不羁的想象空间与日常情境中完成另一个女性的精神游历。
(点评人:霍俊明)
11
余幼幼《七年》
在自己身上拉出伤口
余幼幼的诗是可以从众多诗歌经验里分辨出来的异数,她的年龄与她辽阔的精神场域形成巨大的反差。她的诗如同一把手术刀,能够在人生的每个片段里行走,游刃有余。她习惯在自己的身体上拉出伤口,惊怵别人,警醒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悲伤。她诗歌里的野性与率性,构成诗人面对世界的强大的力量。她文字的尖锐与疼痛,冷静与从容,使她显现出少见的成熟。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