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影视剧营销不该“挂羊头卖狗肉”

2013年01月11日 10:39
来源:东方早报

影视剧频繁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与国内年轻导演以及中小成本影视剧的宣传发行面临的窘境不无关系

新华社长春1月11日专电(记者姚友明)1月9日,演员文章在个人微博上对某电影宣传他为“领衔主演”表达了不满,文章称,他只是在电影中“客串”,属于零片酬、纯帮忙,电影宣传方的做法是在“欺瞒观众”。此事一出,即引起网民的普遍热议。

有网友认为,针对电影营销“挂羊头卖狗肉”不正之风,文章此举可谓是激浊扬清;也有网友表达了相反的意见,在他们眼里,演员的行为也同样是在“炒作”电影,且不论是“丑名”还是“美名”,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都已达到了“出名”的目的。

事实上,“挂羊头卖狗肉”的营销策略在当今国内的影视剧界中并不鲜见:2003年,周杰伦成为了某部电影的主演,粉丝们看完电影才发现,周杰伦本人在电影里只出现了几分钟;2005年,国内一家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号称由陈道明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结果,陈道明饰演的皇帝在第一集中就“寿终正寝”,在后面的四十多集的戏份里,陈道明只“出现”在电视台制作的宣传片中。

暂且把“被主演”的演员出来致歉、抗议的动机抛在一边,笔者分析,影视剧频繁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与国内年轻导演以及中小成本影视剧的宣传发行面临的窘境不无关系,小成本影视剧既无大片的巨额宣传费,又无吸引观众眼球的“卖点”,于是,他们就只好另辟蹊径、铤而走险了。 凭心而论,片商的虚假营销很难在现实中遭到应有的处罚,面对“烂片”,观众除了大呼上当之外无能为力,演员或碍于熟人关系、或为避免所谓“炒作”,也大多对这种不合理的行为不予追究。长此以往,大量叫座不叫好的影视剧“攻占”市场,这是观众的遗憾,更是演艺界的损失。 遏制这种乱象的努力不是来自单方面的,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片方的规范和监督力度,一旦触碰“红线”,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片方必须受到严厉处罚;另一方面,除去电影票房、电视收视率外,还应该给影视剧观众建立并完善一个评价影视剧的新平台,让外强中干的“烂片”无处遁形。另外,在对演员对抗“被主演”的过程中,大众媒体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慎重的分析,决不能认为其“涉嫌炒作”便一言以蔽之、“一棒打死”。(完)

录入编辑:王卉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