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只照亮了莫言 纯文学还靠“自救”
成都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大批采购《莫言文集》作为奖品发给员工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王勤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到读者的高度关注,其作品的销量迅猛增长。2013年元旦过后,距离获奖近3个月的时间,莫言热是否逐渐回冷?作品销量如何?莫言的获奖是否让读者更多地关注纯文学类作品?
成都商报记者从实体书店和数据公司等多方调查获悉,莫言获奖后作品的月均销量是获奖前的199倍,而随着时间推移莫言作品的销量从一天疯抢几百本再到最近的平均一天销量大约二十本。春节将至,各大公司也热衷于团购《莫言全集》作为年终奖品,莫言版权方称,30万套文集在一个月内已经一售而空,正在紧急加印。记者在成都各大书店实地走访几十位读者,他们购买莫言的书也是因为受到诺奖的影响。而莫言获奖对于其他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著名作家王海鸰则直言,莫言获奖对其他作家和纯文学作品的生存状态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实地调查
读者:因诺奖而读莫言
昨日中午12时许,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新华文轩西南书城,有两位站在莫言专柜前的男子,他们表示在诺奖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位作家,因为诺奖希望了解一些,便向朋友借了《生死疲劳》等书,来书店也看看是否需要买一本莫言的书。而对于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这两位男子表示不太感兴趣。通过走访成都各大书店,随机调查40名各年龄段读者,他们均表示不会因为莫言获得诺奖就会去关注其他的纯文学类作品。
西南书城文学馆馆长佘攀接受采访时表示,莫言作品销量在10月达到最高峰,当时成都各大书店库存都被抢空,目前为止可以算出平均下来月销量是数千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近一个月销量逐渐有所降低,再次趋于平稳。“但还是属于莫言图书销售高峰期,因为他成为热点话题,书店方面估算近几年他的书都不可能回到获奖之前的状况。”
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也带动了其他纯文学类图书的销量,佘攀表示这个影响显得比较微小。佘攀还提到一个现象,在12月10号莫言赴瑞典领奖前,都是单人购买较多,而领奖期间到现在,又达到一个莫言热的推进,据他了解,大批量购全套《莫言文集》的公司企业非常多,有某家公司一次性购入近百套。
昨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购书中心,有一对年迈夫妇抱着莫言的《丰乳肥臀》和《红高粱家族》,两位老人称,过去对莫言不太熟悉,但中国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认为需要看,听说文风比较朴实。
随后,文学类图书的管理员杨阳带领记者逛了书店的莫言专柜、专架、专台,非常熟练地讲解莫言的几部代表作,并称每天都会有读者咨询莫言的书。他们也进行了统计,莫言作品销量排在前五位的是《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蛙》。
对于近两个月的销量走势,杨阳称,刚刚宣布获奖的时候销量最高,一夜之间卖完,随后销量稍微降低平缓,到了12月莫言到瑞典领奖期间,又有小幅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销量再次小幅度降低并趋于平稳。“最高峰,光是《蛙》每天就可以卖出一百册,他的书每天几百本都卖过,但现在达不到,单行本现在一天平均20本左右。团购的公司倒是比较多,作为年终福利吧。”
文学馆内的其他作品是否因为莫言获诺奖销量有明显变化,杨阳介绍“也没有太明显,诺奖影响到的是莫言的书,并未波及其他作家。”
数据统计
监测数据:获诺奖后销量猛增199倍
据国内权威的畅销书排行榜发布机构开卷公司监测数据显示,在2012年10月、11月两个月,莫言的代表作品《蛙》销售量比获奖之前增长了180倍,截至今年元旦,莫言全部图书的月平均销量,是获奖之前每个月平均销量的199倍。这个数据是涵盖全国2000多家书店的所有图书零售数据汇总整合而成。而在1999年1月~2012年9月,莫言的作品累计19次进入开卷公司发布的全国月度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前30名,而获奖之后的2012年10月至12月3个月内上榜次数猛增到54次。
出版方统计
陈黎明:《莫言文集》销售超30万套
昨日,记者从莫言版权方精典博维文化公司了解到一个最新数据,截至昨日,《莫言文集》内含20本莫言作品,平装定价780元的《莫言文集》销量现已超过20万套,目前正在紧急加印中,而定价1688元的精装《莫言文集》,现在销售超过了10万套,因各大企业团购,书店订单还在不断增加,精装也在加印中。
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称,《莫言文集》卖得很火,到年底了,还要应对一些集团的采购,作为年终的奖品发给员工。目前正在不断统计,不断加印,共1.5亿元码洋,但不是最终数据。因为每隔一个星期就会加印一次,没法精确计算。大量礼品市场前来团购,好多人打电话来订购。印刷厂已经忙不过来,根本供应不上了。
因为岁末临近各地演讲会议邀约不断,莫言是否还有时间写作,陈黎明称,莫言一直在抽时间来写和构思,这方面莫言都有自己的考虑,但具体内容他都没有详细了解,以最后写完后的发表结果为主。“莫言希望尽快回到写作状态。”
新书的内容,陈黎明称,这个现在处于保密状态,一切以他最后的成果来定。至于何时出版,陈黎明回应:“出版方当然希望越早越好,希望明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现在重点工作是《莫言文集》,它就让我们够忙了。”
如何看待“莫言热”,陈黎明认为:“莫言很冷静,这是莫言的特点,莫言的冷静与外界的狂热是形成对比的,这是他成功的关键。”他还认为,莫言热是否会过去,不取决于莫言本人,也不取决于媒体的报道,而是取决于莫言在读者、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作家声音
王海鸰:莫言获奖不能照亮纯文学
去年莫言获奖后,有关“莫言热”能否带动“文学热”也在界内引起一番争议,有人期待这会促使被市场边缘化的纯文学“复兴”,浙江出版社社长称,纯文学图书市场缺少重磅亮点吸引大家走进书店,莫言获诺奖给国内纯文学图书市场打了“强心针”,是莫言拯救了纯文学图书市场。而石述思等作家则称,莫言热无法带动中国纯文学的繁荣。作家王海鸰在接受《半岛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言获奖只照亮了他自己,并不能照亮纯文学。打个比方,莫言获奖前,有10个读者买纯文学的书,莫言获奖后增加到了100个,但那增加的90个人买的都是莫言的书,对其他作家和纯文学作品的生存状态并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诺奖的光芒太四射了,让我们唯恐避之不及,我新书开发布会的时候,还有人提醒一定要避开莫言颁奖的时候,否则人们只认莫言的书。”王海鸰称,纯文学只能“自救”。所以她认为当下如果作家有机会参与剧本创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作家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纯文学写作。
记者述评
2013,
请把孤独还给莫言
莫言获诺奖,这无疑是2012年文化圈内的重磅炸弹。“哇,”一声惊叹表现出所有人获悉消息第一时间的惊喜。因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他身上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变成了抢人眼球的大事,他家人和身边朋友的电话被打爆了,“莫言买房了没啊?他穿的衣服是西服还是燕尾服啊?他坐什么飞机去瑞典领奖啊?”一夜之间,他被全国人民认识,让世界为之瞩目。
莫言是个讲故事的人,2012年最后的这几个月内他面对公众和媒体耗费精力,他已经累得讲不出故事,新作没有时间去完成,网友说,这是在上演真实的“生死疲劳”。
获奖的时候,成都商报记者曾写《孤独饥饿 成就莫言》。现在,围绕莫言的喧嚣还未散去也不会那么快散去,以莫言为关键词总是能搜到大量动态新闻,但莫言用态度和行动表示他期望回归平凡的家庭生活,同时有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继续讲他未完待续的故事。热闹过后,看官们需要回归文学本身,还文学一个洁净的空间。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