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人的衣服》中看到了亲切
《情人的衣服》虽然只是大师的一个小品,却依然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尽管这已是他10多年前的探索之作。
对于一些戏剧学院毕业的观众而言,看完彼得·布鲁克《情人的衣服》,大师盛名之下,巨大期待之后,会有些小小失落。而对于更多的只是想近距离一睹彼得·布鲁克作品的观众而言,《情人的衣服》虽然只是大师的一个小品,却依然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尽管这已是他10多年前的探索之作。
12月20、21日,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戏剧界的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终于有了第一部戏剧作品来到上海,《情人的衣服》在上戏剧院演出两场,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
游戏感的戏剧精神
《情人的衣服》不是一部大制作,也不是新作。虽然,这个复排的英语版本今年4月刚在彼得·布鲁克的根据地——巴黎北方剧院首演,但它最初的创作始于1999年。对于这两晚到场的上海观众来说,多半是专业级别的,这两场《情人的衣服》,并不是让人意外的或者震撼人心的亮相。
如果要比舞台语汇的“新鲜意外”程度,《情人的衣服》甚至比不上去年同样在这个剧场上演的英国戏剧《外套》。如果要比演出制作的恢宏厚重和震撼人心,那么一年多前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尼伯龙根指环》,和它远不在一个级别。然而,艺术作品是不能这样比较的。今年87岁的彼得·布鲁克在他75岁的时候创作了这部小戏,但却融入了他一生的很多艺术追求——简约灵活的空间运用,自由随意的表演方式,充满游戏感的戏剧精神。不管是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在这个80分钟的演出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欢笑的,尤其当台下三位观众被请上舞台,演出的情绪甚至随着这些客串演员的出现而有小小的变化,这个戏显得如此妙趣横生。
欧洲戏剧的不遥远
彼得·布鲁克在西方是一位以革命姿态出现的戏剧导演。他的戏剧理论为中国剧人熟知,无论是《空的空间》还是《敞开的门》,但他最核心的理论应该还是有关于创作观念:戏剧应该随观众和时代而变,戏剧不应该总是一成不变的。《情人的衣服》里充满了这种曾经先进如今被广泛接纳的创作理念。演员的表演完全是轻松的,而不是体验式的。空间是灵活的,而不是写实的。甚至于一些具体的表演手法,如今都已经被广泛地借鉴抄袭,诸如女主角搂着外套跳舞。它因此显得如此熟悉,以至于有观众感慨,彼得·布鲁克也不过如此。
这或许是对大师戏剧理论最好的注脚——戏剧应当是鲜活的,而不是僵死的,应当根据具体的文化、地域、观众、空间去调整,这样才能焕发戏剧的生命力。
30年来,彼得·布鲁克一直是理论匮乏的中国戏剧了解世界当代戏剧的引路人。当戏剧随着这个世界开始国际化,彼得·布鲁克也早已不是唯一的大师。《情人的衣服》,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化,是如此欧洲的一部戏剧,但中国观众却从中看到了亲切,看到了它不再遥远的距离。这或许是中国戏剧的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大师对中国戏剧影响的最好验证。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