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柴静自传《看见》即将出版 讲述十年央视历程

2012年12月05日 1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5日电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即将出版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本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之间,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第一线的真实记录,人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而这十年,也是柴静从湖南来到北京,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的十年。于她而言,十年记者生涯,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只是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与这些人的相遇,一次次修正着柴静固有的看法与认识。书中,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2003年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 2012年底,新作《看见》出版。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不再刻意强调职业身份,老老实实“看见”,传递着柴静十年的人生感悟。

十年之间,柴静做了几百期节目,写了几百篇博客文章,积累了大量的文字素材。新书《看见》用到了不少柴静即时写下、留有强烈个人色彩与鲜活感触的素材、笔记。有很多出版社曾找柴静想将博客文章结集,但柴静并没接受。她说,五年前、一年前的自己,思考方式、人生观都与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简单的文章罗列,是对文字的不够敬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够诚实。

通过《看见》的书写,柴静再回到过去的场景中,跟所有的采访对象、所有的文章,跟过去那些日日夜夜再发生一次化学反应,重新与生活打滚,发现早已忘记了的东西,发现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所以,《看见》呈现了柴静很多节目中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

书中的柴静,从不逃避自己的软弱、失败。书中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仓皇逃跑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拿。写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06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也写了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无奈。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比如卢安克,比如虐猫事件的拍摄者、比如李阳的妻子Kim。她说,或许当一个人能袒露弱点的时候,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独立思考,真诚对待自己及他人,是柴静为人处事的准则。引她入央视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的陈虻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才说起当初他选柴静入央视的原因:不人云亦云。

在《看见》的序言中,柴静最后写道:“十年已至,如他(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据悉,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首印高达50万册,无疑是书业寒冬中的一针强心剂。新书首发式将于2012年12月15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

《看见》 柴静 著 定价:39.8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