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作家的“建馆伟业”
建立个人文学馆的时候,贾平凹54岁,莫言54岁,陈忠实64岁,他们还未停止创作,文学成就尚不能盖棺定论。此现象让不少人心生疑惑:这是否违背了中国读书人“生不入志、活不入祠”的传统?
□羊城晚报记者 梁爽 实习生 刘晓
作家建馆———“生不入志、活不入祠”?
回望过去,鲁迅、巴金、丰子恺、张爱玲、老舍等名家的文学馆、纪念馆和故居,都是在作家逝世之后筹建。“这些文学大师尚且如此,那么,在一个已经没有大师的今天,后辈士学们何以如此‘感觉良好’?”有媒体如此评论。
记者致电陈忠实文学馆馆长邢小利。他表示:“陈忠实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在中国具有公认的文学地位。”邢馆长认为,作家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地域性可以成为衡量其是否适合开个人文学馆的标准。
一位作家、特别是在世作家是否具备“文学史”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邢馆长坦言,对作家的成就存在争议是正常的。至于为什么选择在2006年建立陈忠实文学馆,他表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事。
“2006年时,陈忠实已经64岁,有了相当的文学地位,《白鹿原》也出来了;建文学馆的想法是我提出的;西安思源学院很支持,因为这所学校就建在白鹿原上;家乡人也很支持,这个想法才得以实现。陕西曾经想为作家柳青建一个文学馆,但有想法却难以落实;杜甫也曾经在长安区住过十年,假设我们要建一个杜甫故居,未必能得到各方支持。陈忠实文学馆建成,应该是各方面的机缘巧合吧。”
作家态度———不支持?不反对?
在世作家对个人文学馆的态度大多非常微妙。
莫言获得“诺奖”后,曾回答网友关于他的家乡建莫言文学馆的疑问。“我主观上并不希望建这个馆,但是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和努力,我也不想过多干涉。我主观上不希望修缮莫言故居,劳财伤神。”
莫言曾表示,他和家人都反对修建莫言文学馆,但既然文学馆建成了,他也无奈。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说,很多馆所都想拿到莫言的书籍和手稿,但他还是把资料都留给了家乡的文学馆。
陈忠实对个人文学馆的态度有一个“默许—支持”的变化。
“陈忠实是个很低调的人,牵涉到颂扬他的事情,他都不是太积极。建文学馆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可以说默许吧。办成之后他很支持,提供了很多外文版本的书籍。文学馆还有很多他的字、获奖证书等等。”
邢馆长告诉记者,陈忠实本人很少来文学馆,除非有些重要客人来参观。“我们从不当着他的面解说。做文学馆的是我们这个班子,陈忠实不参与。怎么说呢,他跟文学馆的关系就是:他从来不提建议,完全放手交给我们来做;他跟我们有个君子协议,将书的样本寄给文学馆;有人跟他拿资料,他会让他们来联系文学馆;他从不说哪儿做得不好,他不聊文学馆的事情。”
陕西作家贾平凹,不仅在西安建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还将在贵州开分馆,另外家乡商洛的“贾平凹作家村”的7000万元投资造价惊人。因为据称自己提议将景点名称简化为“贾平凹故居”,贾平凹还曾被推上风口浪尖。
对于家乡把自己作为文化品牌发展旅游的做法,贾平凹没有反对。“想想看,那么穷的地方,怎么会拿出那么多的钱为我来建造什么东西。说白了,丹凤县就是借我这块牌,来为发展经济作宣传而已。”
作家对个人文学馆的兴建含糊表态,并非完全无道理。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作家成名后身不由己,不得不以“文化产业”的形式为故乡建设作出贡献。
资金来源———官办?私办?
在资金方面,有的个人文学馆由政府财政拨款筹建,如高密政府全额拨款的莫言文学馆;有的由学校建立,如西安科技大学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也有的是企业或私人筹资兴建,如用“非官办资金”建成的陈忠实文学馆,以及由南长城企业集团投资1000万元即将建成的铜仁贾平凹文学馆。
说起陈忠实文学馆的资金来源,不得不提到一所民办大学,西安思源学院。这所学校原是西安交大产业集团下属的民办学院,这几年独立出来,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三本”本科院校。思源学院的董事长周延波很支持建立陈忠实文学馆,于是提供场地和经费,文学馆才办起来。其中,建设场馆估计花费超过500万元,每年还要提供二三十万元的经费维持。
对于是否引入官方资金,陈忠实文学馆的理事们早已进行过一番讨论。灞桥区政府曾经想接手文学馆,但为了保证文学和研究的纯粹性不受政府意志的影响,理事会最终保持了私人办馆性质。
“我们认为官方支持有利有弊。有利之处是经费有了保证,因为文学馆常年要购置新的资料、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缺点在于,我们担心政府接管、提供人员编制之后,对文学、对陈忠实不是太热爱的人也会来应聘,最后文学馆成为官方装点门面的一个机构。所以我们没有采取跟官方携手合作的模式。”邢馆长告诉记者。
但是,当他从记者口中得知莫言文学馆是“纯官办”性质时,言语中难掩感慨:“哎呀,这个好,有官方支持还是好。”
他表示,由于现在文学馆是非营利机构,希望政府给一些土地、经营、税收方面的扶持政策。“假如我们现在想卖一些书,是连发票都不能开的。要开发票必须有工商手续,可我们这是纯粹公益行为,没有发票,民政部门也不给我们免税的发票。”
同为文学研究机构,莫言文学馆和陈忠实文学馆的资金性质截然不同,“官方资本”和“非官方资本”,哪种更适合个人文学馆?邢馆长的意见是,个人文学馆应该由学者主持,欢迎民间和官方资本支持。“学者主持可以保持文学馆的文学和学术性质不变味。资金上,官方也罢,民间也罢,越多人支持才能办得更好,资金不足也叫人觉得寒碜。”
学者观点———谁说了算?旅游是挡箭牌?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文学馆的参观者激增。重修莫言文学馆的消息一传出,不少人提出疑问,“莫言文学馆重修与否,谁说了算?”有人开始质疑财政拨款的合理性。
对此,知名旅游和文化学者裴钰认为,个人文学馆、纪念馆、故居应当鼓励民间团体兴建,谨慎动用公共财政。“以国家名义建名人纪念馆、故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有崇高声誉的标准。以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名义建立的纪念馆、文学馆则要区别看待。国外也有民间组织设立纪念馆,不管名人在世与否,名气大或者小,场馆的建立只跟筹建者的价值观念有关。现在的纪念馆、故居都过分严肃化了,我提倡多样化。对私人组织、民间集资、私营企业投资,不要有太多限制;政府筹建则需要慎重。”
裴教授提出,舆论不应对政府认可的文学和作家有太多期待。“最伟大的作家和文学不需要政治认可,因为文学和科学一样,不受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地区局限。作家也不需要政治家认可。”
若将作家文学馆作为旅游项目而非文化项目开发,政府是否可以顺理成章地动用公共财政?裴教授直截了当地指出:“旅游不是挡箭牌。”
“任何一个政府投资的项目,民生必须是唯一目的。公共财政兴建的文化项目,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本地的教育事业;若是旅游项目,是否能促进本地就业?是否真的赚钱?要做好前期论证,然后进行项目公示,接受舆论和媒体的监督。旅游项目必须直接跟经济效益挂钩,不要空谈旅游。”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