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消费”莫言切勿过度

2012年10月26日 00: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百 欣

“莫言热”仍在继续中:莫言的大多数作品均已缺货,莫言的新书已经提前上市,莫言著作的影视改编权正在激烈争夺中,买断莫言作品版权的公司正筹划上市,莫言的家乡高密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诺贝尔奖这个巨大的馅饼不仅砸中了莫言,也砸中许多与他或相关或不相关的人,利益的链条上传导着的是方方面面亢奋的神经。

其中最亢奋的莫过于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了。据报道,当地政府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包括围绕着莫言旧居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中,当地政府准备花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引起人们的热议。

近几年靠名人效应拉动地方经济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一个地方能是名人故里那最好,实在不行留下墓地也是当地的财富,再不行留个衣冠冢也能和名人沾上边。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子文化节两个地方争着办,不仅诸葛亮故里、赵云故里的名号引发一些地方争,就连西门庆的故里也有人争,这说明一些地方在争打“名人牌”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

但这一次的高密,显然更名正言顺——高密不仅是莫言的家乡,更是他创作的源泉。对于高密这样一个小城,一下子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迫切想要抓住商机本也在情理之中。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下子砸下6.7亿元巨资打造旅游带,是否经过了项目认证和严格规划,盲目投资是人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明知道由于收益差,当地人都不愿意种高粱,却要如此大手笔地种植万亩红高粱,“先扔1000万”“赔本也要种”这样的魄力背后潜在的风险不可低估。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莫言”并不是一个大众娱乐符号,他所处的领域是相对高雅落寞的文学,真正读过他的作品并记忆深刻的人也许并不会太多。许多人都承认尽管书橱里有他的作品,但却从未完完整整读过一遍。人们之所以将“莫言”与“红高粱”联系起来,当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那部轰动一时的电影《红高粱》,而现在仅靠诺贝尔奖的名头,受追捧效果未必比得上当年大银幕上年轻的巩俐和那大片大片的红高粱。对此,莫言也有清醒的认识,正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得奖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世界的目光更多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应该会发挥一些比较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也不可高估,因为文学是一个相对落寞的领域,不可能像电影或其他的媒体,能够吸引那么广大的观众。”

随着“莫言热”持续升温,莫言的家乡正忙着修葺莫言旧居,莫言一再反对也无用;高密市旅游局正提出建议,将整个山东省的旅游口号由过去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不仅如此,莫言的老家院子也因参观者云集而被踏得乱七八糟,家里的萝卜、土豆都成了“神物”,人们都想摸一摸,带一个走,以沾点灵气。可以说,诺贝尔奖彻底改变了莫言,而莫言彻底改变了高密。我们希望看到高密借力莫言旅游迅速升温,经济快速发展,却不希望看到由红高粱引发出太多的泡沫;我们希望看到莫言产生经济效益,却不希望看到莫言被过度“消费”;我们希望看到莫言的作品热销,却不希望买回去仅仅是为了装点书橱之用。

“莫言热”如果能让更多的国民重返书斋、阅读经典,如果能让更多的作家摒弃浮躁、潜心创作,那将是诺贝尔奖带给我们的真正惊喜。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