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直被改编 从未被超越

2012年10月23日 15:07
来源:羊城晚报

□杨淳子

名著炒冷饭绝不是中国特色,英语世界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情结,毫不逊于我们对《红楼梦》的以一奉十。摆在导演面前的难题,已不是怀揣金刚钻、能否揽下瓷器活,而是如何把纸张过渡到胶片上,超越经典,树立新经典的问题。

翻拍名著必然会招来一定程度的论战,中外皆然。但即便如此,在美国电影学院“100部最佳美国电影”前50名中,就有高达31部是由小说改编而来。而在这31部电影中,只有6部是“经典”文学,其他多半是当代的畅销小说。为什么翻拍经典文学如此难以成功呢?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发现:如果选择的原著越重要、文学价值越高,一经动手改编就会破坏越多原始作品中既有的平衡,因此改编者必须具备高超的创作才华与技巧,才能够在新的作品里建立一种全新的平衡———这不是“忠于原著”就能达到的效果。因为原始的平衡来自文字创作,但改编后的平衡却必须适合新媒介本身(例如电影、电视或戏剧),并且必须和旧作中展现出来的平衡感旗鼓相当。巴赞的看法无形中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电影圈偏爱改编畅销小说,但对经典文学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无疑是一种自知之明。而是否具有“平衡感”在电影这种媒介当中往往直接反映为演员合不合观众的口味,能否演绎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

就2012版《安娜·卡列尼娜》而言,导演把托尔斯泰的这部名著改编成了一部华丽丽的舞台剧。可与这浮华的装饰相比,导演忽视了选择谁演“安娜”这一更为重要的问题。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妩媚、风情、“惊为天人的美丽”,这一点我在凯拉·奈特莉身上没看到,她招牌式的撅着嘴的傲慢与凛冽的冷漠用在《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身上正合适,可远远不及苏菲·玛索1997年的版本。我们至少能从苏菲的眼睛里看到柔顺,看到娇媚,看到婉约,看到带有轻微挑逗的含情脉脉。凯拉·奈特莉的眼睛里也是有挑逗的,但那是一种令人畏惧的挑逗,一种冷冽的清高,一种高傲的姿态。有时候她会让我想到章子怡,一样凶狠固执的表情。观众一定会说,导演怎么这么没眼光,桀骜不驯高傲美丽的“伊丽莎白”怎么能同样胜任风情万种丰腴柔美的“安娜”呢?好莱坞专栏作者盖伊-洛奇也表示,好莱坞的口味越来越现代,“审美的变化也让好莱坞在挑选演员时捉襟见肘。以前我们有莎剧王子劳伦斯-奥利弗,现在我们却只能把凯拉·奈特莉等少数演员往不同的角色里面塞。在现在的审美眼光下,古典气质的演员可谓少之又少。”

翻拍名著,好比做菜,同样的原料运用不同的烹饪方式,要想做出同样的美味,确实不易,何况观众要么追求现代流行美,要么追求“曾经沧海难为水”。当年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也激发如许争议。就宝钗和黛玉的胖瘦问题,李少红曾回应说:“我觉得长相真的是次要的,气质才最重要,她们的表演能让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人,是真实的。只说演员胖瘦就没劲了。”钱钟书先生就曾讽刺过戏台上身形丰硕的女演员演“黛玉葬花”的滑稽场面,而类似于“黛玉葬花”这样的情节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绝对不可能随便被消解,绝对不是李少红导演所说的简单的外形问题。

影视改编激发了我们对媒介转换、文化移位和时代变迁的思索与想象,但在过于经典的名著面前,创作者往往会显得无力。即便一直被改编,从未被超越,但名著终究是炒不完的冷饭,创作者在被观众挑剔甚至一片骂声中,帮助我们对现代人的文化艺术生活作出更深切的透视。

杨淳子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