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红军街”七十年记忆变迁
中新社甘肃宕昌10月11日电 题:“红军街”七十年记忆变迁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渐入深秋的中国西部高原上草枯叶黄,凉风瑟瑟,换上厚实衣物的民众坐在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千余米的“红军街”两旁,享受着寒冬来临前的暖阳。这本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但1935年9月20日,使这里开始闻名世界。
那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红一方面军约1.4万余人到达哈达铺。在此休整的两天时间里,他们意外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发现的《大公报》等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70多年过去了,镇子上目睹当年红军途经此地的老者都相继过世,周尚仁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目睹者,故时常将这些故事讲给晚辈听。红军在此休整时数次大会宣讲的字字句句,至今令他热血沸腾。
周尚仁说,红军刚抵达时,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和用布条编织的鞋子,不抢东西,不进民宅,都住在镇子周边的戏台、庙宇和空地上。
“红军的行为感动了大家,镇子上的人纷纷尽其所有,给红军送去食物衣服,一些‘外逃’的大户与商贾也陆续回来。”周尚仁回忆说,当年镇子上还没有出售成衣的店铺,群众们便将家里多余的旧衣物和鞋子一件不留地捐了出去。
“有位热情的房东把一坛窖藏了18年、本来要等女儿出嫁时才能取出来喝的‘女儿酒’拿出来招待红军战士。”周尚仁说,红军在哈达铺期间,当地群众筹集粮食六万多斤,肉、蔬菜、烧柴、饲草等物资不计其数。
如今,筹建于1978年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红军在甘肃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馆内存有国家级文物52件,收藏着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及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
虽然天气渐凉,但来此参观瞻仰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内,三三两两的游客一改玩山游水的嬉闹,变得严肃而虔诚起来。他们静静聆听着讲解员解说红军长征路上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时而拿起手里的影像设备记录下这些难得一见的历史资料。“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饮水不能忘了掘井人。”参观之后他们纷纷感慨。
正对纪念馆侧门的是一条1200余米长的老街,这是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走过的一条街,也是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原貌保存最好的街道。因此,这条街又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这条“红军街”基本保存着原貌,大部分房屋是初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房龄都在百年以上。沿街老屋朱红的墙壁上,“工农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不损害人民的利益”、“北上抗日救中国”等当年的宣传标语隐约可见。
宕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宏生告诉记者,当年这条街上的药材生意十分兴隆,红军进驻哈达铺就驻扎在这条街上,许多药铺成为红军的办公地点,其中有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等。
采访中,“义和昌”药铺里不时有游客出入、参观留影。药铺斜对面的铁匠铺里,掌柜牛二成正忙碌着打制一副马鞍,从他的祖父开始,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已响了近百年。据沿街的老人讲述,牛二成的爷爷当年曾为红军打过马掌、制马鞍,深得红军将士赞许。
70多年来,牛家的儿孙依然传承着这份家业。如今,铁匠铺面貌依旧,但更多的是打制锄头、耙子等农具。年近五旬的牛二成告诉中新社记者,手工铁具依然深受周边农户青睐,但每件只有三五元人民币的薄利。“这些全因自己为对父辈事业难以割舍的感情,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打下去。”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哈达铺居民近年发展“红军鞋”“红军锅盔”等红色旅游经济,收入可观。王宏生说,近年来,每年来哈达铺参观的游客都在15万人次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今年至9月底统计已达18万人次。(完)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