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我们想念故乡,我们的孩子想象故乡
@故乡
编者按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确是个人情大国,“义”字之外,“情”字最重。有情饮水饱,情之所之,父母恩、儿女情,夫妻爱、师生情、朋友情……人伦之内,莫不相濡以情。人伦之外,自然物理,过去未来,逆旅乡关,也往往是情之所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才有家书抵万金之慨,彩笺尺素,咫尺天涯。
黄金周七天长假在即,中秋连着国庆,节无双至今日至,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在路上,回到家,或离开家,家依然是人心之所归;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情也仍然是人心之所系。为此,在假日期间,我们特别策划了“情·书”系列版:@故乡,@儿女,@爱人,@自然,@老师,@友人,@未来,让脚步匆忙的现代人或能停伫片刻,让躁急的心灵得以回味温润瞬间,从小家之爱到大家之情,从卿卿我我之爱到故乡家国之情……
说故乡
□羊城晚报记者 梁爽
十年砍柴,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和知名网络人,本名李勇。1971年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出版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晚明七十年》、《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等著作。
1故乡的变化,比任何时代都快
羊城晚报:您一直在写关于家乡的文章。在当下的城市怀念过去的家乡,“故乡”于您是什么样的存在?
十年砍柴:怀念故乡是每个人内心共通、永恒的情感,从古到今。从《诗经》开始,到鲁迅那一代文化人,一直到现在。一个人思念故乡,思念生他养他的地方,是很朴素的、共有的情感。
但是,故乡在今天恐怕有点不一样。故乡的变化,比起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快。人们产生了陌生感。故乡、村庄消失了,人们的恐慌情绪,或者忧伤情绪,可能更浓。古代经常讲“物是人非”,他们还乡后感叹,以前认识的前辈已经去世,新生的一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们今天还乡,或者思念故乡,还多了一些别的情感。社会变迁剧烈、城市化加速,故乡一点一点地消失,故乡的社会结构、秩序、甚至风景,变化非常快。像我这样在山村成长的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相对固定,在哪个村,上小学时在哪条路上,村前的大树、村前的水井,某个很小的点,可能几百年来都没什么变化,所以对故乡更有感觉。对于城市人来说,城市、街区变化快,在不同的街区迁徙,他们对故乡的感觉太复杂、太大了,反而会冲淡这种感觉。
对我们在乡村长大的人来说,故乡更是一种符号,情感的符号,也是一种精神家园的符号。故乡对我来说意味着这个。我现在对故乡有些担忧,偏僻的乡村也在变化。
羊城晚报:不同时代的人对故乡的情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十年砍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至少在1911年清末以前,中国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故乡。我跟人开玩笑说,那时候除了皇帝是城里人,其他人都不是,包括宰相也是暂住在北京城,等你致仕告老时必须要还乡。所以那时候的人很有意思,不管当多大的官,都在老家买地、买房子,哪怕死在很遥远的地方,哪怕死在战乱,最大的孝子就是要把父亲和爷爷的尸骨从外地找回来,带回故乡。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人生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在一个地方,人生才圆满。人在生和死期间,不管你多么牛,走了多少地方,干了多少的事情,发了多大的财,起点和终点还是要重叠的,要在老家留一块地。那是实实在在的故乡。
我最近看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材料。曼德拉在1955年已经算是很大的领袖了,反抗白人当局,处境险恶,随时可能被抓。但是1956年他突然回到了故乡,在牡韦佐,一个小村庄买了一块地。他说,“必须在出生的地方拥有一块土地和一栋房子,这样的人生才圆满”。读曼德拉的回忆录读到这里,我笑了,这种情景多么相似,不是吗?
现在对故乡的感情可不一样了。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这批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批离乡但又不会回乡的人。他们到城市工作,然后死在城市里,我说过“生于乡村、死于城市”,这是最大的一批人,故乡对他们的含义跟前一辈、跟一两千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
2故乡情结承载的“家国之思”
羊城晚报:您刚刚提到一点,城市里长大的人,故乡情结可能不一样?
十年砍柴:人生有大变迁,故乡的情感才会更浓烈,对故乡的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有一种审美的需要。很多人思乡,但为什么文化人的思乡更能感染人?因为他们会上升到文化的思考和反思层面。鲁迅离开绍兴后写的文章,不论小说或散文都有故乡的影子,这里边有对文化的批判。一个人思乡也是这样,需要离开故乡,需要远距离。永远在故乡的人,总想到远方去,离开很远后,你对故乡反而会有一种新的认识。
空间距离还不是怀念故乡最直接的原因。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社会变迁、个人际遇会使故乡情结更浓烈,比如电影《城南旧事》。1949年林海音从北京到了台湾,写下《城南旧事》,写的都是北京的风光。如果不是1949年的变革让她到了海峡那头,长达几十年不能回来,故乡成了想象,她的作品可能写不出来。在地理距离上,北京到广州比北京到台湾差不了多少,若可以直接回来,对思乡之情就不会这么浓烈。
羊城晚报:故乡情结多大程度上承载着家国之思?
十年砍柴:看《诗经》、《左传》,你就能感觉到,中国人讲个人、家、国、天下,这个次序是非常明确的,“家国之思”是“家”在前头。没有故乡,家没有存在的地方,那么对于国,你就感觉到很空泛。抗战时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有一句歌词唱道:“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就是这样的次序。
羊城晚报:人们对国家的热爱有很大部分寄托在了热爱故土上?
十年砍柴:对。但是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清末到民国初年,“民族国家”的概念被提出。这是从欧洲引进的概念。从杨度到梁启超,后来到陈独秀、胡适等人,再往后走,几代知识分子把过去对家、家族、故乡的情感与民族国家的概念进行了一些整合,我觉得很有意思。
其实在以前,中国更是一个“文化中国”,重视文化的认同,家庭、村落甚至比国家重要。士大夫通过科举制度、读书感受的“朝廷”是“天下”,并不是所谓的民族国家。那时讲的是“夷夏之辨”(以文明礼义为标准区分华夏与蛮夷)。相隔只有几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叫“蛮子”、“蛮夷”,可能与当地的汉族人就在同一个县的辖区之内,但汉族感觉离他们挺遥远的。但是,可能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之外的人,跟他一样读孔孟的书,写一样的汉字,他们会觉得是一家人。这是超越地域的。最简单的就是广东的客家人,跟广府人隔一条溪,按理说从空间上讲,他们有着共同的故乡,但他们之间可能不如和闽西、赣南这一带的客家人,更有一种共同体的概念。
文化的认同里头有很多内容,价值观、语言,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广东、福建那么多人跑到泰国、东南亚等地方,可能已经过了四五代,有的国籍都变了,但还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3再回到家乡,你会不适应
羊城晚报:新生代对“故乡”这个词是不是已经没有很大的感觉了?
十年砍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没有故乡,只有出生地。出生地和故乡是两个概念。以前,大多数人的故乡等于出生地,是重叠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人进城,故乡和出生地是越来越分裂了。例如,对于某个湖南来的打工仔来说,他在广州生了一个孩子,广州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地,但是这个孩子的故乡可能还是湖南的乡村。
在中国还有特殊因素———户口。打工仔的孩子生在广州,户口还是在老家,所以孩子的出生地和故乡分离。这个孩子和他父辈的故乡概念不一样。他们父辈的故乡概念很明确,他们在那里成长,对故乡的人物、风景有情感的记忆。而对这些孩子来说,故乡只是一个符号,假设他在广州的某个学校读书,同学中有湖南的、四川的,故乡就是这么一个地域符号,没有明确概念,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们顶多过年回去看爷爷奶奶,可能连方言都不会了。
一个人可能爱故乡,却不爱出生地,因为那儿未必能给他们足够的尊严感和安全感。
羊城晚报:您的孩子会有“故乡”的概念吗?
十年砍柴: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故乡就成了一个符号,不会有非常熟悉的感觉。过年带孩子回去走一走,也就是这么几天的感觉。但是,有时候你要是不停地灌输故乡的概念,他有时候会有奇怪的故乡情结,没有很多的记忆,但是一直强化之后,会形成一种想象。你听过《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那首歌吗?歌词作者席慕容写的就是最典型的对故乡的想象,她飘荡在大陆之外,父母不断告诉她,你是内蒙古人,你的家乡在草原,她第一次回到草原的感觉一定非常复杂。下一代的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但大部分人是没什么太多的感觉。
羊城晚报:您那么怀念故乡,未来会不会回去?
十年砍柴:回去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完全变了。大时代在变化,你再怀念故乡,回去以后生活已经完全不可能适应乡村了。现在城乡二元制没有消除,你的孩子、事业都在大都市,回去后会觉得公共服务显然不如都市。然后,故乡的年轻人都走了,一起长大的人都在外面谋生,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你回去其实就成了故乡的陌生人了。这是很诡异的事情。回去以后感觉故乡的生活跟你格格不入,这和过去告老还乡的感觉还不一样。为什么千年来在中国的民间,乡村优于城市?就是因为人们退休了会回流到乡村。所以,当年在广东新会出现了梁启超那样的大人物,新会那一带的文化很发达,正因为有这种精英,有回到乡土的机制。到今天,所有的资源都往都市走,包括公共服务资源,教育、医疗,等等,没有都市回流的机制。要出“牛人”可能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很难出现在乡村。回到家乡,你会不适应。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