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600幅作品见证“海上生明月”

“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将分海上墨林、摩登上海和激情岁月三大部分展出作品600余件,表现的是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策源地。一定程度上,对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考察便是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观照。开幕大展

展览介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清末以降,上海画坛名家辈出,流派林立,在以中西并陈、求新求变为特征的中国美术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独领风骚。以“海上画派”为开端,历经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启蒙、西洋画运动的形式拓新、新兴版画的救亡图存、商业美术的贴近生活到新中国时期主题创作的宏大叙事、笔墨再造的时代新篇,一定程度上,近现代的上海美术凝聚着中国美术的精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因之,对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考察便是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观照。抚今追昔,百年海上绘画,虽经沧海桑田,却犹如昨夜星辰,让人沉醉与感念。

“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将分海上墨林、摩登上海和激情岁月三大部分展出作品600余件。第一馆“海上墨林”表现清末民初至1950年之间中国画发展的基本面貌,关注清末租界尚未形成时老城厢时代的海上画坛。早期海上画坛与未曾遭兵火涂炭的苏州艺坛联系紧密,任熊、任薰、吴大征、任颐、周闲、吴昌硕等一大批对早期海上绘画起到重大影响的画家皆驻足于此。源于商业化的兴盛,人物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花鸟画亦强势崛起,而秉承文人审美的山水画也获得了延续。第二馆“摩登上海”表现清末民初至1950年之间各种海派美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面貌:金石大写意画派的兴盛,归结于1920年代成为海上画坛领袖的吴昌硕。进入1930年代,名家如张大千、徐悲鸿等虽不时或者曾经居留,并皆利用了此地的媒体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才华,但真正继吴昌硕而起具有“盟主”气质的乃是吴湖帆。第三馆“激情岁月”表现1950年至2000年间新中国上海美术发展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仅颜文樑、刘海粟、周碧初、朱屺瞻、张充仁、俞云阶、沈柔坚等老一辈艺术家青春常在,佳作迭出,新一代的艺术家如陈逸飞等也崭露头角。尽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油画界几乎为前苏联的画风所左右,上海当然也全然不例外,但是和全国的统一样貌相比,依然呈现出多样多元的特点。这和上海在二十世纪早期油画的多样多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以颜文樑为代表的写实风格,刘海粟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风格等,即便在“全盘苏化”的年代里,也薪火相传;在改革开放以后,便迅速燎原广大,与受苏化影响的现实主义风格一起再次创造了上海油画包容海纳、各展性情的繁荣局面。

此一展览位于中华艺术宫12楼(49米层)和10楼(41米层),共8个展厅,展出作品600余件。未来将逐步调换部分作品和专题,形成长期陈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