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建娥 在“草根”中发声

说起常德花鼓戏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杨建娥非常开心。 本报记者 刘银艳 摄

杨建娥剧照 通讯员摄

本报记者 秦慧英 通讯员 彭美君 宋小玲

追寻一线戏曲新生的曙光

七八月份的常德很热闹。作为常德市今年的一场超大型的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从3月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970个民间文艺团体参加。比赛也忙坏了杨建娥。8月27日,她还在常德市电视台参加彩排,她所导演的节目《沅澧风采》获得了大赛精品创作奖,并在8月28日的颁奖晚会上作为压轴节目上演。我们见到杨建娥时,正赶上了决赛季。

“常德自古就是个‘戏窝子’,这次比赛表明传统戏曲现在还是受欢迎的。”作为常德花鼓戏的国家级传承人,这让杨建娥很欣慰。因为资历深、敢创新,虽然早已退休,仍被盛情邀请,指导节目编排。此次她编排的另一出现代小花鼓戏《都是为了爱》,也获得了创作奖。

而在这之前,她的忧虑却深深写在脸上。常德花鼓戏和许多其他传统戏剧一样,在现代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下,总让人唏嘘、长叹。每次有人问她,常德花鼓戏现在还有没有?她便会大声回答:“还有!我就是传承人。”

也许,这个回答里,有许多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坚持、甚至执拗。

杨建娥很瘦,皮肤白皙,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出是个“练家子”。她身材娇小,讲话却很有力量,就像她的行事风格。

1979年,为了排演新编古装戏《尤二姐之死》,将人物演活,演透,没有上过一天学、进入剧团后才跟着私塾先生识字的杨建娥,憋足了劲,不知道将一本砖头厚的《红楼梦》看了多少遍,书本都被翻烂了。

当时的常德花鼓戏并不景气,可是《尤二姐之死》到哪哪火,场场爆满。后来,该剧参加湖南省首届戏剧节,获得传统剧目第一名的好成绩,并由湖南电视台录制后多次播放,还被邀请到长沙、湘潭等地演出数月。“当时人们都说,一个‘尤二姐’,救活了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的这近10年,要更萧条些。”老艺人逐个谢世,中年演员纷纷改行离团,大部分青年演员已经不会唱花鼓戏。杨建娥深知,如今的情况,绝非再来一个“尤二姐”那么简单。但是这次民间参与甚广的活动中涌现出的许多传统戏剧,让她看到了一线曙光。

“常德花鼓戏独具韵味”

杨建娥7岁登台,到如今已年近古稀。即便是在梦里,她也未曾离开过她的戏剧、她的舞台。

她是有戏缘的,她的父亲、母亲、外公、外婆都曾在剧团工作,父亲杨珍甫是著名的男旦,外公是旧时宏乐班的班主,也曾担任剧团负责人。她也有戏骨,演什么像什么。7岁时,她初次登台演《蓝吉子板砖》里同样7岁的小姑娘桂娃,有一幕戏是桂娃和爷爷为寻找父亲沿路乞讨,小建娥的表演让观众感动得直抹眼泪,还有人忘记了这是在看戏,直往舞台上扔钱。

“我的戏路比较宽,丑角、花脸、旦角、小生都演,我演小生后,就没有别人演小生了。”因为有天分、勤奋,杨建娥很快在剧团崭露头角,并逐渐担起大任。1964年,18岁的杨建娥担任了剧团的业务团长,成为当时常德地区最年轻的剧团团长。

“常德花鼓戏独具韵味,有好听的运腔,戏味比一般花鼓戏要浓得多。”说起老本行,原本安静的杨建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常德花鼓戏借鉴沅水号子和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这种音域和音色突然强烈反差的声腔,乡民们用土语形容为“喀喀”(不平和之意)。

杨建娥还清楚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他们在长沙湘江剧院、红色剧院等地一唱就是一个多月,还曾与长沙花鼓对台唱戏。“我们进行了表演上的改革,根据演员角色、情感设计声腔,既有花鼓戏的特色,又符合人物感情需要。”当时还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花鼓戏专业学习的张也,还跑到后台找杨建娥要剧本,“她说我们的唱腔要柔一些,好听些呢!”

“花鼓戏依旧有市场”

从前,唱一出花鼓戏是极其风光的事。虽然演员的地位并不高,他们当中许多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用艰辛来形容,但是被满满一场子的观众们高声喝彩着、叫好着,那种满足感,也许只有台上的人才懂。

在杨建娥看来,虽然传统花鼓戏现状堪忧,但并非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乡里的民间职业剧团就有蛮多人看啊,我们送戏下乡的时候,农民们也很欢迎。”而且,“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也都愿意学呢!”这些迹象都给了杨建娥很多信心。

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可是常德丝弦显然要比常德花鼓戏红火许多。虽然“常德市鼎城区常德花鼓戏传承中心”和“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两块牌子挂在一起,人们了解更多的却是后者。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条路子。目前,丝弦的市场化之路相当成功,曲艺界的很多学者和艺人,担心剧团会冷落了花鼓戏这个老本行。

幸运的是,剧团虽然依靠丝弦创收,但对常德花鼓戏同样非常支持。在剧团团长朱晓玲等人的支持下,杨建娥的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她首先制定了一个常德花鼓戏5年发展计划,又在100多个传统本子中间选择了10个经典花鼓戏,去粗取精,组织赋闲在家的花鼓戏演员们进行刻录留存,目前,《打芦花》、《卖妙郎》、《花打朝》等经典大戏已经排演、刻录完成。此外,她还对《孟姜女送夫》、《潘金莲裁衣》等小戏进行了浓缩、提炼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鼎城文化中心已经开放,这里会成为我们的根据地,常德花鼓戏将有更多的演出机会。”杨建娥开心地说,“花鼓戏本来就来自民间,我们要发声,还是要到百姓中去,多演多交流,只有创作出代表草根声音的作品,我们才有观众。”

■人物小档案

杨建娥,女,常德桃源人,1945年5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导演学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花鼓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梨园世家,7岁学戏随团登台演出,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导演工作,边演边导共演出了100多个剧目的角色。其中,她导演的20多个节目获省市大奖,有10多个晋京演出并参加全国性文艺汇演,多次获得文化部金奖、银奖及导演奖。

标签:花鼓戏 杨建 常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