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蓓:有品位的叙说是民谣的特点
东方早报:当时是怎么认识高晓松的?又是怎么和他一起做音乐的?
叶蓓:读大学的时候我找到了一家酒吧练习唱歌,算是勤工俭学吧。然后他去玩的时候便认识了我。他听到我唱歌,说非常喜欢,他觉得是个认真并且相当会唱歌的北京女孩儿,希望我可以帮他录他写的歌的demo,让其他当时的大明星按照demo学唱。
东方早报:高晓松为你写的那些歌是怎么写出来的,是他的故事、感受还是你的?
叶蓓:可以问他哦,答案会更准确的。我觉得应该不是我的故事,因为都是他先写的歌,然后再有我的感情酝酿。
东方早报:当年你们对音乐的理解是否一致,有过冲突和矛盾吗?
叶蓓:我开始唱歌时年龄很小,不到二十岁,在方向上我完全信任他。当有冲突和矛盾时,他总可以有个精彩的,成立的道理说服我。
东方早报:当年一起创作校园民谣的音乐人远不止高晓松一个,但是他的作品无疑是最丰盛、生命力最旺盛的,为什么呢?
叶蓓:平实、生动,有才华吧。还有就是他有那份精力,在忙完了其他的事情之后还能有充沛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这个换个一般人还真不行。
东方早报:从1990年代校园民谣火的时候到现在已经过了快二十年了,这次再度同台,之前大家一起排练的感觉怎样?
叶蓓:很兴奋。手舞足蹈。好像一下子又变回年轻了。虽然那些歌里的很多东西现在看上去都有些苍白了,但是那份感动还在。
东方早报:你和高晓松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叶蓓:我对音乐的理解随着时间更敏锐和肯定了。人生的态度应该说跟对音乐的变化是完全一样的。他的话,你应该去问问他,我觉得他的人生态度一定很积极,要不然那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一件一件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呢?
东方早报:你的名字那么多年一直和校园、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会不会有这种情怀和青春记忆被无限拉长的感觉?
叶蓓:被标签化总不算是坏事。每个人都希望锁住青春,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个心态。能被放在不同人的青春记忆里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大家相伴在成长。
东方早报:你随着那些歌曲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是被高晓松“塑造”的你的形象,还是就是真实的自己?
叶蓓:我能给你的回答是“我就是我”。别人听我的歌或从不同渠道了解我,都是一个别人眼中的我,应该说十个人认为的我也不可能完全统一和重叠。真实与否,相信自己的眼睛才可爱。
东方早报:校园民谣为何会在1990年代兴起又迅速衰落?
叶蓓:民谣其实也没有迅速衰落,比比李健、楚生、周云蓬等,都是民谣,我反而觉得也挺不错。当然,我们几个(老狼,朴树,我)的确歌出得太慢了。
东方早报: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失去了理想主义气质浓郁的学子,还会有像当年一样纯粹的校园民谣吗?
叶蓓:我觉着所有事情不能按一样的要求去复制,现在也有现在的特点。
东方早报:优秀的校园民谣一定是由如士大夫阶层一样的有闲精英阶层才能创造出来的吗?
叶蓓:太不一定了,但的确歌词很重要。有品位的叙说才是民谣的特点。
东方早报:台湾自1970年代至今的民歌运动有一支就是校园民谣,其中的翘楚如罗大佑、李宗盛、蔡琴、胡德夫等仍活跃在流行乐坛,但是你似乎淡出了不少,包括当年一起创作校园民谣辉煌的很多音乐人、歌手等,为什么呢?
叶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比较淡。淡就是我对名利的态度,并且我和名利彼此能接受。音乐倒是没有停滞,新的作品也即将要录制。只是需要有个合理的方式让喜欢我的听众彼此舒服地知道或听到。
东方早报:在音乐会之前和高晓松的联系还多吗?还会合作做音乐吗?
叶蓓:一些录像或演出还是有碰到。我想肯定会再合作的,只是需要合适的缘分。
东方早报:现在在做什么?还在做新的音乐吗?新的音乐会呈现什么样的面貌?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