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海春:当代水墨画传承需具中华传统文化根基
图为萧海春今年初创作的大型水墨画《锦绣石壁》,该画长2.37米、高9.65米。
图为几位学生在萧海春彩色山水水墨画前认真研习。 许婧 摄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记者 许婧)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烟云自在——萧海春水墨艺术展”1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105幅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的画作引起了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的关注和赞誉。展览将持续至9月11日。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下午特意在开幕式前自带相机来现场一睹画作真容。
走进上海美术馆一楼,巨大的写实山水画给人以视觉冲击。眼下“当代水墨”这四个字在艺术界几成热门词汇,最为国粹,它从未淡出艺术家视野。出生于1944年的上海画家萧海春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但一聊起水墨画便神采奕奕。
“书法和绘画就是一家,不可分割”,萧海春说,当下的中国画、特别是水墨画,需要下一代的传承。这种传承需要下面很好的基础,在中国孩子小时候便要了解和知晓,等到他们大了再培养或者授课就晚了。
萧海春2004年曾去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办过展览,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萧海春表示,画作可以分为中国画和西洋画两类,西洋画是外来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中国画自然是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根基。要想传承好中国画,势必要有好的中国文化修养。
萧海春习画始于1960年代初,曾受画家王康乐、顾飞的指导,对黄宾虹的绘画艺术情有独钟。1980年代,萧海春去西部寻根,创作了一批以黄土高原和西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苍茫浑厚同时又带有现代新意的画风令其在中国画坛脱颖而出,1988年获得国务院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萧海春擅长创作山水,画作气势恢宏坦荡,笔触多变而不露端倪,布局森然有度,满而不闷,近年来的作品为海内外藏家竞相收藏。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就认为,萧海春作品的特点之一是墨色的无穷变化,因为从章法、布局和结构上看,他并无脱离传统山水画的固定程式,巧妙地避免了许多画家在运用重墨时所犯的刻板、僵硬的毛病。在李小山看来,萧海春作品的另一特点是章法、结构的张力,画面自然气息浓烈,山色水气逼人,所受传统技法启迪和影响显著。
此次上海美术馆为萧海春先生主办个展,是对其多年来中国画创作历程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回顾,也是上海美术馆近年来持续推动中国水墨画创作与发展学术课题中的重要展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