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贾平凹:文学创作不能走火入魔

南派三叔是位“80后”作家。

作家王小妮曾经是一位教师。

蔡澜目前的正业是“享受人生”。

花甲贾平凹:写作是个马拉松

南国书香节期间,贾平凹“写作中的笨功夫”的讲座,堪称一堂文学写作课,吸引上千读者慕名而来,成为整个书展的焦点。

讲座结束后,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一直强调:“我现在60岁,更体会到对文学应抱有敬畏之心。文学创作不是练气功,不能走火入魔。”  

写小说,我喜欢走进生活  

贾平凹今次在广州首次面对媒体感慨,“我已经花甲之年,现在每发表一篇文章,还犹如当初那样的兴奋。”他告诉记者,“从1982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现在正好是30周年。写作是个马拉松,不是5年10年写得好就叫好,至少是60年一个单元。想起自己已经60岁了,无限伤感。”

上个世纪70年代初,贾平凹考上西北大学中文系。大二时,他突然想,毕业前一定要在校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于是开始疯狂地写作,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校报不登,就四处投稿。变成铅字的第一篇是《一双袜子》,发表在1973年8月号的《群众艺术》上。

谈到当下文学创作的现状,他说,“现在很多小说家写小说缺乏一点实证精神,比较懒。写小说,我喜欢走进生活,比如到乡下和乡亲们拉家常,我写下来的不是故事,而是细节,他们说的一些有意思的话。因为细节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细节,编的故事也就可信了。这工作,我做了几十年了。”

谈到自己从未间断地写作,贾平凹很诚恳地说:“十年算一代,一个作家五六年不出作品就会被遗忘、被淘汰。现在写作的年轻人这么多,他们对现代生活的把握和了解,以及写作的开放度都是我不能比的。我唯有不停地写,不停地变,才不至于被淘汰。”  

文学不会消亡  

贾平凹说:“我1972年就离开了村子,但隔一段时间还是回去,老家也常来人什么的,这种不间断的联系一直保持到现在,对乡下生活还是比较熟悉的,这几十年发生的任何事情,我都了解。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也是少年时期和幼年时期,随着年龄慢慢增长,这些记忆也越来越清晰。”

贾平凹一直保持着童年和乡土的记忆,因为文学,他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表示,“从整个概念上理解,文学标准涉及一个时代的社会共知,现在人们常常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我觉得文学是消亡不了的,虽然它会受到各方面的冲击。阅读,尤其是书本阅读,也还是会存在下去,各有各的方便之处。时代在变化,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现在我们虽然有了影视网络,但唐诗宋词一样没有消亡,文学也一样。”

南派三叔:

盗墓小说有望成为中国的《哈利·波特》

南国书香节期间,南派三叔携带新书《藏海花》现身琶洲展馆,引来广州粉丝的疯狂追捧。南派三叔今年不过30岁,本称不上“叔”,却因为一部《盗墓笔记》,拥有了数百万“稻米”(盗迷的谐音)。人们对他的作品如此痴迷,以至于将他的笔名“南派三叔”当成了本名。

《盗墓笔记》为南派三叔带来了名与利的双重收获——他在“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的排名一路上扬,2009年还在25名之外;2010年就以285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列第14名;至2011年,已达到1580万元,坐上了“榜眼”宝座,仅次于郭敬明。2011年12月,《盗墓笔记》第八册大结局推出,无数“稻米”为之欣喜若狂。  

《藏海花》:张起灵的身世之谜  

随着《盗墓笔记》大结局落下帷幕,谜底揭晓,书迷们长途跋涉的追捧也告一段落,故事人物各自归宿,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无穷的回味,然而其中最神秘好看的小说二号主人公张起灵(闷油瓶)的身世之谜也隐入青铜门后。这个话语不多、身手非凡的角色在读者心中一直萦绕不去。“麒麟一笑,阎王绕道”,不明来自何处应属何地,间歇性失意,家族千年守护的秘密,加之不老不死之身……这个传奇的人物到底活了多久?又背负了什么?

南派三叔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藏海花》应该算是《盗墓笔记》的前传。故事从《盗墓笔记》故事结束后的第五个年头写起,拉开吴邪独自探访张起灵身世的旅程。《藏海花》开篇于2010年年末,《盗墓笔记》故事结束后的第五个年头,在西藏墨脱,吴邪偶然发现了张起灵20年前的一张侧脸画像,就此展开惊险刺激的探寻历程。小说的场景,被设置在西藏墨脱的雪山中,这是当下最具想象空间和神秘诱惑力的地点!  

告别盗墓,开创探险新领域  

盗墓题材无疑创造了一个长达数年的阅读热潮,由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人营造的盗墓小说,在去年《盗墓笔记8》出版时达到高潮。有高潮就会有回落。对于南派三叔来说,告别盗墓,开拓新的写作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南派三叔告诉记者,在《盗墓笔记8》出版上市时,他就有了这本书的写作计划,因为他觉得,《盗墓笔记8》虽然终结了,但小说中的很多东西没有完全写明白,他还想继续打磨,特别是读者非常关心的张起灵,其身世始终是个谜。三叔对藏海花重新做了精准的定位,这一次,他要写探险题材,他觉得探险题材是一个新领域,和盗墓题材写法又不一样,有一种现实意义。三叔希望通过这本书,他的写作能打开另外的通道。

南派三叔透露,他将《藏海花》一书也规划为系列小说,第一部主要讲述“雪山阎王骑尸之谜”,之后,将陆续推出后续作品。

《盗墓笔记》自上市以来,拥趸众多,电影电视剧游戏也全面开花,各种衍生品也相继出现。《盗墓笔记》各种漫画也纷纷上市,销量异常火爆。南派三叔表示,“由于读者喜欢,‘盗墓帝国’正在一步步建立。探险外传《藏海花》的上市,估计会迎来一个盗墓小说新时代。若电影、电视剧能够顺利上映,盗墓小说将有望成为中国版的《哈利·波特》。

蔡澜:正业是享受人生

因为是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又一次在广州掀起了美食图书大潮。

我没有病危

前段时间,有传说蔡澜病危,面对记者的求证,他哈哈大笑,并点燃一支雪茄说,“那是八卦记者在我家附近守候,我不愿意接受采访,他们就把我以前胖的照片和瘦的照片对比,然后说我病危了。哈哈。”

蔡澜说:“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多才多艺的蔡澜先生,样样做得有声有色,但他却认为这些都是副业,自己的正业是“享受人生”。蔡澜游历天下,品尝各国美食,将所感所悟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说老友谈美食

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说到老友金庸,蔡澜说:“他身体很好,一顿比我还吃得多,每次谣传他去世都是谣言,就像说我病重一样。”他开玩笑:“媒体八卦我病重,没说我去世,说明我还没金庸出名,哈哈。”

蔡澜说金庸最喜欢吃西瓜,这是江浙人的习惯。说到酒,据说金庸先生年轻时酒量不错,但我没看过他大量喝,来杯威士忌不过不加冰,净饮倒是常见。“近年来他喜欢喝点红酒,每次摘下眼镜后细看酒牌,喝到侍者推荐的好酒,也用心记下来。”

蔡澜说,倪匡、黄霑和我过去常聚,现在当然不行了,三人一起的节目也做不成了,真的很遗憾。

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吴宇森也是蔡澜的老友,他说,“这位老友也免不了中年发福,整个人大了一号。在好莱坞的确不同,有分量了。”

王小妮:“90后”最可贵的是个性化

南国书香节期间,因为《上课记》,著名诗人王小妮受到大量的“80后”、“90后”读者追捧。

本书记录了一所偏远的海南大学里来自城市和农村的“90后”大学生的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生活及思考。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小妮坦言:“90后”最可贵的是更个性化,知道真假,从而不容易被“忽悠”。之所以造成标签误读,是我们缺少足够的宽容及理解,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纯洁的。

离经叛道,非主流,标榜个性,贪图享乐曾经是90后被贴上最多的标签。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当了7年老师的王小妮告诉记者,从当初模糊困惑的教学工作者逐渐蜕变成情感教育、良知信念的实践者、传承者,对于“90后”一代也算是感触良多。“到后来,我一直尝试着理想主义在这代人身上还有没有最后的空间。”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想和老师说自己的心里话,而每一个老师都愿意听,我们的教育才有救,但是事实上这是理想主义的,因为每一个人选择不同,你不能勉强每一个老师都这样,这样也很累,你也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把心里话都跟你说。”

《上课记》出版以来,一直备受好评,是多年来难得表现现实生活中“90后”生活状态的好书。谈及创作初衷,王小妮说,“现在我经常回头看,写的东西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素材不能用,因为用了会伤到那些孩子,对于出版一本书和伤一个人的心来说,我觉得出书反而不重要,保持一个孩子的自尊或者他的隐私更重要,所以我觉得这书已经没法儿再写下去了,写真东西是会伤到人的,但是你不写真东西又不会有人为之心动,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和痛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