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少些应景书 多点学术味

刘 茜

在2012上海书展上,出版界呼吁“精品出版”的声音甚为强烈,表现在:一方面是对“刮什么风就出什么书”的“应景”之作进行了反省与批判,另一方面是上海书展今年首开“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这被很多出版人看作是一件令人欣喜的“风向标”事件——“出版人肩负着传播优质文化的使命,出版最初的原点应从学术开始。”

2011年我国出版图书达37万种,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将超过40万种。在海量的出版物中,值得一读再读的精品不算太多,“应景书”却越来越泛滥,它们“赶火爆新闻事件的场,追一次性的行情”。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原本计划今年10月首发,不过因为林丹问鼎了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首发时间也就被提前了。在他夺冠的当晚,这本书已在网上狂销过万册。而《纪连海说甄嬛》也称得上“应景”得法,纪连海对当下热播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涉及的清代制度、器具、宫廷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包括“雍正皇帝到底有几个皇后”“清代如何选秀女”“华妃的秘密”等。借用虚构的清宫剧,纪连海“叙述宫闱秘史、澄清历史真相”之举大受读者热捧。

当然也并非所有“应景书”都能“顺心得意”,部分读者对“应景书”颇为警惕和不满。“靠赶工出活儿,书的质量令人担忧”“上架快下架也快,畅销容易常销难”是此类书常常遭遇的批评——毕竟,这种书卖的就是一个热乎,相关话题冷了,自然就卖不动了;有的书跟风炒作没跟紧,结果便成了炮灰。某位出版人就曾举例说:“在2008年、2009年畅销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几本所谓医书,带火了那个类别,不过随着传说中的某位神医被拽下神坛,这类书的市场行情也就基本歇菜了。”

我国的出版业要更好地实现市场化、国际化,仅仅靠“应景书”绝非长久之计,而根本的在于要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在“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上,国内近30家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出版人寄希望于“让我国从出版大国成为学术强国”,原因在于“学术出版是整个出版的根基,高端学术出版的实力,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创意、观念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笔者认为,迎接学术出版的春天,势必需要解决以下相关问题。第一,抓好学术出版规范。近年来,我国在规划“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优化出版社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提升学术出版的质量与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我国的学术出版规范体系仍存在与世界强国的学术出版“对接”的问题。第二,依托思想和科学技术创新,成功打造学术品牌。据了解,学术出版是世界出版业“金字塔的塔尖”,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多是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来做学术出版,有的一年收入高至上百亿美元,这一领域的出版物恰恰利润率最高、价格最高。以欧美出版界为参照,剑桥、哈佛都形成了知名的学术出版公司,拥有举世闻名的学术品牌,而我国目前能够走向世界、产生影响的高端学术出版物非常稀缺。

另一个不可规避的事实是,欧美顶尖的学术出版社眼下可以做到和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人文学者紧密互动,在第一时间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推出全球最新、最重大的学术成果,我国在此方面则相对较弱。

未来,中国出版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出版人的沉潜、责任和担当,更需要一流的中国学术的支撑。远离“应时、应景”的喧嚣,重归做学问的宁静,或许是出版界和学术界一个新的起点。

标签:学术 应景 出版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