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老宅子的买与卖

2012年07月22日 00:00
来源:今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骆晓昀

“拔点”,是文物贩子的黑话。文物贩子到了古村落,看到哪家房子完整,装饰精美,就以低价买进。“不识货”的农民,常常轻易出让了宝贝。然后贩子再高价卖出,小到可以把玩的木雕,大到几百平方米的院落。

“拔点”是倒卖文物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单以古建筑为例,海外、公司、个人的古建筑移植行为,从实际结果看,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不少可能消失的老房子。

从破坏到保护,一线之隔,怎么做到有度有序地保护古建筑?

波士顿的徽派祠堂

在美国波士顿有一座完整的徽派祠堂——荫馀堂,属于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

“这可能是最早从安徽被移植出去的徽派建筑,时间是在1995年前后。”在安徽省歙县从事文物古玩鉴定的程起告诉记者,“这座祠堂被移植,所有手续都是完整的,符合政策。”

南希·勃琳是移植这座建筑的关键人物。她在哈佛就读时接触到大量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内容,毕业后考取了位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美术史研究生课程,一学6年。

“荫馀堂”原是坐落在休宁县黄村的一所古民居,由一黄姓徽商修建于清代,是一座四合五开间砖木结构的跑马楼。它占地500平方尺,有16间卧室。1996年9月底南希发现它时,这座建筑已20多年无人居住,正面临被废弃拆除的命运。

回国后出任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的南希,产生了一个“搬迁一幢徽州古民居到美国进行研究保护”的创意。历经7年策划施工,斥资1.25亿美元,“荫馀堂”漂洋过海移居到了美国。

歙县的“乔家大院”

徽州诸县山险水激、人稠地隘,故多取山前溪边之地构屋成居。

“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而商之通于徽者。”徽商发财致富后,纷纷回故里大兴土木。巨商们另辟蹊径,以真山真水为园林,大量使用花墙、花窗、天井、虚门等。徽州全境遍布风格统一,用砖雕、木雕、石雕修饰的徽派建筑。

世易时移,老宅子的主人们纷纷搬迁,时光侵蚀着那些原本华美的记忆。

在歙县练江西岸,一座徽商大宅院罗列了29幢徽派建筑,年代贯穿明、清、民国。这片大宅又名西园,进入大门一连排开的是三座门楼,高悬门梁上、每座约书本大小的13个砖雕门洞,随风吹拂,自动转向,自动开启关闭。

创建这座宅院的人名叫徐普来,他的经历颇为传奇。

宅院现在的经理胡军告诉记者,徐普来在歙县当地出名,是因为白手起家。1958年,徐普来因家乡浙江淳安建设水库移居歙县,开始以拉板车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靠苦干积累资金办起工程队。

“在那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徐普来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五百万。”曾经与徐一起创业的程起告诉记者。

“一次徐普来发现一幢已经被列入拆迁范围的老房子,虽然破落但依旧看得出昔日风韵,他收藏下来,从此踏上了搜集老房子的生涯。”程起说。

如今徽商大宅院中的29幢宅子,来自徽州一府六县,是徐普来一个村一个村找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徽州,很多老房子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无人居住又年久失修,房主无意修缮,当地政府也无力保护。

徐普来找到他认为有价值的房子后,先与当地村委会接洽,再与房主谈判,买回来的老房子一开始无处存放,先就地保护。

2000年前后,徐普来的建筑队网罗了一批传承古典徽派建筑技巧的工人,他们负担起了日后所有的移植工作。

“先绘图,再编号;先拆木雕,再拆砖瓦,就连所有房子的地基我们都搬了回来。”程起介绍,“古法筑墙壁用石灰和稻草,不加入现在常用的粘合剂,在恢复的过程中,工人们都严格按照原来的工艺操作。”

2010年9月徐普来因贪污罪获刑,2011年6月,由于当时复建的土地使用权存疑,徽商大宅院被指为非法建筑,可能面临被罚没的命运。

漳村的买卖

漳村离江西婺源县城有半小时车程,这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至今未被旅游开发,晴日阳光下,除了悠然劳作的农人,还有几对新人在河边树丛拍婚纱照。

婺源人程晓明在上海经商,2007年租赁了漳村河沿岸的近二十亩土地,建造了自己的农庄。农庄背靠漳村曾经的航运要道,对岸是连绵的枯叶林,深秋时节色彩层叠的山林,打动了程晓明。

“直到解放前,漳村都是一座重镇,码头繁忙。解放后公路修了,水路渐渐萧条,漳村也落寞了。”程晓明告诉记者。

农庄里主院落是新造的徽派建筑,相隔几百米处,两幢老房子沿河而立。

“这是婺源乡下一个农村大队的粮仓,时间并不久远,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西。”程晓明指着一幢两层楼的木质建筑介绍。房子新刷的清漆,透出木材本身的黄褐色,总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

“像这样的房子在婺源乡下很多,也不是文物,但我就是觉得它好看,放在那里烂掉很可惜。这个粮仓买下来只需1.8万元,拆迁编号的费用和运费要2万元左右,复建则要花几十万。”程晓明表示。

在他看来,纯粹的老房子,不经过改造是没有生命力的,除了尽可能维持原来的材质和结构,还要加入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建筑物的消亡。

搬进城里

有阁开在工体12号看台的对面,是近年北京颇为时尚的一家餐馆。投资人把一座徽州古宅搬了过来,在房屋框架上另加了一个现代的框子,打造成如今的模样。

这是一幢安静的两层小楼,外观是现代派西式风格,白色外墙,落地玻璃窗。而内里是六米高的中梁,高大的牌楼、暗黄色水杉立柱、纷繁精美的木雕斗拱,还有间或旁若无人飞进飞出的麻雀。

这栋老房子原是清朝景德镇一位师爷的居所,220年历史。有阁的主人购买后千里迢迢运回北京,整个餐厅前期投入近2000万元。

北京西四环外,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成的驸马家族的祠堂,在十几年前被北京收藏家白十源整体买下。2008年初,这座祠堂被运进北京,重新组装,住进了大玻璃棚。

上海宝山罗店的一座园林中也复建了几幢古徽州建筑。

卫斯嘉生态休闲园占地1200余亩,建设项目有古徽州建筑会馆、明清牌坊、古桥、奇石博物馆等,所有的古民居全是公司总经理王卫从徽州民间收购来的。

搬迁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是“五号楼”。2005年下半年,王卫得到“线人”报料,在安徽、浙江交界处的一座小山村里发现一处难得的清末民初建筑,“楠木厅堂,中西合璧”。他跟随“线人”实地踏访。

这幢老宅让王卫一见钟情。他告诉屋主要把这幢老宅全部买下,原样搬到上海,但被拒绝。谈判反复多次,王卫最后开出“七位数”的条件,并保证老宅在上海会得到修复性重建,和原来一模一样,而屋主一家人也可以随时到上海看老宅。就这样,老宅终于易手。

现在,有一班木匠专门为王卫拆卸和修复重建古宅。他们来自“木匠之乡”东阳、衢州,年龄都在60岁以上,是为数不多的传统艺人。

将古建筑移植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复建用地,那些能“重见天日”的老房子无疑是幸运的。

前《大公报》记者商湘涛,现在是上海一家私人博物馆的馆长。他告诉记者,“在上海,规模性复制古建筑的人还是少数,独幢移植的相对较多。在青浦有一对夫妻,复建了一幢古民居作为私人会所,2010年长宁区收藏协会的年会就在那里举行。”

老房子的生意经

2011年7月下旬,7套徽派古民居在北京集体亮相拍卖,这些老房子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主人是桐城人汪政清,也是当年最初从乡间收购有阁的人。

承接这次拍卖的是北京佳士凯拍卖公司,公司总经理赵晓凯说,7套徽派古民居的起拍价合计近3000万元。

近年来,安徽当地对古民居出省进行了相对严格的管理,老房子的价格也日益攀升。程起介绍说:“古民居买卖的鼎盛时期是2005年到2007年,最初买家多来自北京,后来上海人和浙江人也多了起来,2009年后老房子出省已经很困难了。”

古民居流失,无疑会造成人文资源的损失。破坏和保护之间往往只是一线之隔,是让那些空置已久、无力维护的古民居在原地风雨侵蚀中消失,还是让有能力的人移植?

在即将因造水库而被淹没的浙江胡卜村,村委干部询问记者:“能帮我们联系其他人来购买老房子吗?我们这里都是明清大院,反正都要被水淹没了。”

标签:老宅 房子 徐普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