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纯文学期刊没落是一种必然

旁观

□姜伯静

“和同学聚会,说起30年前满街文学青年,不看《十月》、《当代》、《收获》、《译林》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如今满街不知什么青年,反正还看《十月》、《当代》、《收获》、《译林》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哎,说真的,这几本文学杂志还生存着吗?”有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发问。这些纯文学杂志还未退出历史舞台,但眼下它们确实生存艰难。前不久,《大家》因被曝出其“理论版”一号多刊收取版面费,而被责令停刊整顿。如今,像《大家》一样面临困境的纯文学杂志并不少。

尽管《收获》等极少数纯文学期刊似乎还能上维持着它们的繁荣,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中国纯文学期刊整体上的日趋没落。读者越来越少,印数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少,只能勉强维持,而这一切,该怨谁呢?作者、读者、市场、社会,还是其他?或者是一种必然?

先说作者吧。可以肯定的是,纯文学期刊最为兴盛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那个时代活跃的作者基本上都经历了痛苦的“十年浩劫”。他们的生活苦难、阅读生活的能力、压抑已久的创作欲望是后来的作者们无论如何也比拟不了的,他们的创作辉煌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必然。与那时相比,活跃在今天的作者呢?一部分经历过苦难的老作家逐渐消磨掉了写作的锐气,优越的物质生活让他们的笔越来越“钝”。新生代的作者则没有深入到生活中去的机会和意识,苦难的生活经历与他们基本无缘。今昔对比,纯文学期刊意气风发时代的作者和今天的作者已不可同日而语。

再说读者。我们不能说今天的某些作品不好,但他们出生得太晚。今天的某些作品如果放在20年前,说不定会火得很。为什么呢?因为读者的口味、见识、阅读环境不同了。上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的活跃读者们,刚刚经历了阅读荒漠的跋涉,饥渴难耐。那时一大部分流行的作品,比如“伤痕文学 ”,都与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的阅读需求和生活经历相吻合,有的作品中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所以,强烈的共鸣加速了当时以回忆、反思、哭诉为主的文学样式的流行,也促成了纯文学期刊的多年火爆。并且,那时很多的人还很单纯,文学之梦几乎在每个人的心中发芽。但今天呢,我们当年的文学青年在金钱经济的冲击下早已经麻木,谁再用几首酸诗去追求女朋友会被笑掉大牙。今天的读者群体早已经分化,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刺激、快餐化、天马行空的网络小说,至于费尽心思也弄不明白的纯文学,没有几个人愿意耗费时间去理解它。

作者群变了、读者群变了,这市场也变了。现在是买方市场,什么热、什么受欢迎什么就流行,市场就推崇什么,之前的《还珠格格》和现在的《甄嬛传》足以说明这一切,而刻下极深时代烙印的纯文学期刊很显然并不符合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的市场需求。仔细想想,今天火爆无比甚至要上市的文学网站与当年的纯文学期刊何尝没有相似之处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不是纯文学期刊的时代了,难道这不是一种宿命和必然吗?

姜伯静

标签:纯文学 种必然 读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