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广州的文化自信需要怎样张扬

日前在增城举行的广州青年文艺批评论坛上,广东商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江冰教授谈到了他的一些感受,他认为广东近年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缺乏了真正的地域特色,所以较难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其缘由或许与区域的文化自信相关。对此,坊间也有不同观点,但江冰也提到,广州是个有趣的城市,其多元的价值观恰恰可能是产生真正有区域特色及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的根本。

在此次论坛上,由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梁凤莲主编的《新时期广州文艺批评之路》一书也正式首发,在书中,对广州文艺新时期的成就作了比较客观和中肯的评价。那么他们二位对区域文艺创作的特点和影响力又有什么深入的观点?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在当下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相辅相成?为此,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了他们。

嘉宾:江冰(广东商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高调一点也无妨,张扬一点也可爱

信息时报:你在这次论坛上提到广州文学作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的问题,坊间也有不同看法,出发点都是比较关注和寄望于广州文学在新世纪能够再度发力。当然,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大的文化消费背景下,文学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已见式微,那么我们在谈论区域文学或文化影响力时,或许要考虑到更纵深的一些因素,从这个角度你怎么看 ?

江冰:所谓式微,其实只是我们熟悉的传统媒体、主流文坛的文学式微,网络文学、市场文学大行其道。文学已经“三分天下”了。比起过去传统作家、文坛圈子化写作,现在已经是开放式、泛文本的文学形式了,包括电视、视频、微电影等等,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浮沉》就是改编自小说的。在这个意义上,现在的文学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了。

现在讲文化竞争力、软实力输出,主要着眼点在世界,像苹果、好莱坞都是文化输出的典型例子。其实在大中国,地域之间依然也存在一种博弈,文化北伐就是广东为强势的博弈,但眼下呢,似乎回到低调务实的特性,弱势成为常态。如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文化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永远跟在别人后头。

信息时报:广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城市,我甚至觉得她的包容性远胜京沪,她的都市性、平民性决定了她的淡定从容的气质,但这里也一定是可以产生好故事的地方,有人说广州的先锋性是很强,但强过一阵又不行了,因为不善利用和总结提高。但这也是广州的一大特点之一吧,故事的发生蔓延,总是需要时间来观照的。所以,也要给广州的作家们一定的时间,批评家们肯定是爱之深急之切,但好作品是否应该自然生发而不是催生出来的?作为批评家,你怎么看?

江冰:我倒认为做批评的人永远要犀利、到位,谈就要谈到问题的根上。等待是偏消极的,我更偏向于文化描述,就是主动去描述一种文化。举个例子,一个人在成为名人前可能是很平淡的,成为名人后其特征就会被强化描述。所以我们要学会张扬我们的文化。最近我在增城广州青年文艺批评论坛上的发言也是比较犀利的,如果只是谈些可谈可不谈的问题意思不大。还是要主动去描述、去强化、去宣传,去热爱,广州行事低调务实,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东西少了一点,激烈激情的形式和表达少了点,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容易被其他区域淹没,增强文化竞争力需要一批文化人艺术家的坚持,高调一点也无妨,张扬一点也可爱。

最近我在天津参观梁启超的故居,看到他的书房,他当年在书房里策划的事情都是很激烈的,他当年的《少年中国说》也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表达,他是既务实又高调的典范。

信息时报:关于广州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是一直被探讨的话题。作家只忠于自己的写作本能就可以了,但批评家可以在一定的层面上去探讨。为什么会缺失广州特色,在写广州都市生活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只属于广州的气质个性和鲜明表达,这个是不是必须的,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这么期望这一点?如果说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贴近我们这个城市的作品出现,作为长期关注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你可否从几个大都市的文学创作比较中看到一些端倪?

江冰:苛刻地说,我至今还没有读到当代广州作家作品里有我感受到的广州生活,甚至至今没有超过欧阳山的《三家巷》,为什么?值得探讨,是外来人口太多?是中原文化强势遮蔽?你看广州每个区的感觉都有所不同,越秀荔湾是老区,上下九、沙面是老地方,天河萝岗是新区,是广州城中的另一座城,所以成分有点多元,京沪我想也会有类似情况,但他们文学的主流特征很强大很鲜明。从老舍到刘心武、王朔,从张爱玲到王安忆,你读王安忆《长恨歌》的开头,你会感叹为何把上海的殖民文化吃得那么深透。这些我们都远远不及,关键是现实里有,不但有,而且很鲜明,但艺术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表现得不够到位。

信息时报:以你的观察,什么是广州的特色?你认为作家怎么才能比较到位地表现广州?

江冰:比如务实、注重生活、重视商道等等。我每年都让我的学生进行地域特色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新客家人喜欢来到这个南方城市,是从两个方面得益最多:一是生活好,工资高,二是有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去年陈丹青在暨南大学开讲座,人们排着队来听,因为他是说真话的人。有人问他,都说广州是文化沙漠,你怎么看?陈丹青说,广州怎么会是文化沙漠,全国最好的媒体,最好的刊物都在广州,真正的革命历史是从广东开始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开始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引以为傲的特色,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学是精神的废墟,城市有没有文化就在于有没有记忆,像美国、欧洲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每个地方的历史都是本土艺术创作的资源。

这需要有定力和文化自信。有没有文化自信、热不热爱这个地方,是主观意识的问题。生活在这里的人会热爱这里,艺术家是最敏感的人,更要感受、确认和表达这种热爱。像中国台湾、日本作家都很有本土意识。越是弱势越要有文化自信。在广州的时候我们总是爱批评广州,去了其他地方,有了反差才发现广州的好。相较而言,广州还是比较舒服讲礼貌的城市,比较尊重个人和有秩序的地方。“远看草青近看无”,艺术家要思考,为什么广州那么吸引人,感觉比结论重要,要以热爱和执着的心态描述强调城市的特色。

信息时报:请你谈谈文艺批评的地位,精准的有力量的文艺批评不多见,难道文艺批评真的不需要吗?创作和批评应该是相互扶持的,而不是分离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江冰:今天这个形式主义的社会,讲真话已经成为不易之事,文艺批评的作用不可置疑。关键是一些假话套话场面上的话,被一些基层的作者认为是真话是楷模,一般化的作品成了好作品,没有灵魂的作品被看作是好作品,价值观乱了,标准丧失了。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

嘉宾:梁凤莲(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

广州文学的更有力表达离不开文化积累

信息时报:就你的创作经验来看,你觉得如何走广州文学创作的道路?

梁凤莲: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文化背景作支撑,生存的时势背景其实就是我们在其中度日、思考、想象、虚拟的文化时空,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穿越的。一方风情水土的生活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作用力,而作为底色胎记的文化亦有着绵长柔韧的原生性,那是时风势雨奈何不得的,如此说来,文学背后的文化远比写作本身更重要、更博大也更费解,文学的依托指向的正是这种文化意味。有了这种文化的底蕴,无论是对过去还是现实的关注与考察,才会有纵深感,这才是人文情怀的精神力量所在。尤其是,承接传统的本土写作,正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而文化积累与生活积累作为文学不可匮缺的源泉,恐怕是广州文学创作更有表达的力度、更富韵味的呈现的不二之途。只有当广州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化、多元杂陈的精神生活不再在创作中失语或者缺席,那么才可能说广州的文学创作有了自己的座标体系、有了确切的方向与目标,这既关系到实绩,亦关系到导向,在这个基础上,也才可以言及广州文学的分量、冲击力以及影响力。

信息时报:你认为当前的文艺批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梁凤莲:文艺批评一旦陷落一个怪圈,失却了最起码的独立自由的品格,被功名利禄所挟持,不再是以真善美、假恶丑这些亘古以来人类最高的审美准绳作为依仗进行具体的评判、分析、明辨、归结、导引,那么就只能出现空洞、虚假、伪善、互吹互拍、自我陶醉的泛滥成灾,当那些浮华、苍白、单调、厚颜的所谓批评充斥一切视听时,文艺批评最终就会成为一场场的闹剧或意义浅薄的游戏,文艺批评的功用就会走向萎缩和变异。没有更高的境界追求与道义维系,没有批评的道德与伦理,文艺批评就只能成了赶场的买卖,制造了热闹与兴旺,却塑造不了艺术的灵魂,就会导致文艺批评的整体局面呈现一种盛世的平庸与滑坠。

信息时报:在增城的论坛上,潘伟行说到很多文艺批评人士“胡说八道”,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梁凤莲: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环境里,确实也出现过这类现象,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泥沙俱下是必然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另一面还是有着让人欢欣鼓舞的明亮的。正如我主编的新书《新时期广州文艺批评之路》,通过对新时期30多年来广州地区的文学、音乐、戏剧、美术这四大类别的文艺批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归纳,所描画呈现出来的全景图貌,切实让我们领受到了其中的分量和传递出来的力量。新时期30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曾经独领风骚,我们的美术尤其是岭南画派曾经笑傲群芳,我们的舞台艺术曾经争奇斗艳,国内国际羸得的大奖层出不穷、我们的文学也毫不逊色的时候,与文艺创作相伴相生的文艺批评,在观念的突围、桎梏的打破、方式方法的探索方面,一次次引发了令全国为之瞩目的文艺思潮,尤其是在美术、音乐以及文学的诗歌方面,无愧于广州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所具有的引领与冲击效应。书中所列举的各个艺术门类的老中青几代评论家,都在不同的时期对广州的文艺批评作出了令人敬重的贡献。不无遗憾的是,我们值得自豪自傲的这一面常常被甚嚣尘上的喧哗、经济业绩的强调给遮蔽了,没有得到相应的放大、传扬,让其成为正能量,去鼓舞和激励更多后进。只有通过这本书这样的回顾与审视,我们才能更好地厘清过去、展望未来。

信息时报:要重新恢复文艺批评的有效性、建设性,你有什么建议?

梁凤莲:联系我们编写《新时期广州文艺批评之路》的目的和用心,就是期盼藉文艺大发展的良好契机,重新激活以及更好地推动文艺批评再度出发、再发新威。要达到这个愿景,离不开四要素,一是文化历史的中国情怀,有底蕴有分量的文艺批评离不开历史观及纵深感,二是相应的专业素养的修炼,才会杜绝信口开河胡捧乱吹,三是有境界的修为与品格,端正批评的立场与态度,四是以艺术之名,弘扬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赢得自身的尊严和口碑,才能收获认同与共识,才能真正地推动文艺创作的创新发展,才能得其所有、得其所用。特约采写 曾俊

标签:广州 文化 文艺批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