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农家书屋筑起 “文化粮仓”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鲁西北的6月,烈日炎炎,而农家书屋里却是凉风习习,屋子里空调呼呼开着,忙完夏收、夏种的村民们三五成群地来书屋“充电”。书屋外面的告示牌上写着书屋最近新到的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目光碟名称。这是近日记者在聊城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周店村看到的一幕。

“前几年农家书屋刚兴起时,不少村民还很不理解,说种地还用得着去书屋找门道么?”东昌府区文广新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如今,群众“买书贵、借书累”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农民已从农家书屋尝到了甜头,农家书屋也逐渐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之中,并在农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给群众提供了巨大帮助,被村民百姓亲切地誉为“文化粮仓”。

而在不久前,莘县燕塔办事处的“科技讲坛”又开讲了,周边的村民都闻讯赶来,将办事处的农家书屋围得水泄不通。据悉,为把农家书屋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燕塔办事处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科技讲坛”活动,让种养大户、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现身说法。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科技知识、带动农村发展的稳固阵地。

“知识就是力量。近年来,随着聊城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当地农民的生活已悄然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东昌府区政府分管文化的官员王怀华表示,“有了知识会种地,掌握技术能赚钱”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捧起书本,用知识武装自己。农家书屋为群众学科学、学技术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被当地群众称赞为致富的学堂、文化的殿堂。

农家书屋的作用不单单体现在帮助农民致富上。在东昌府区朱老庄乡,每天下午放学后,村里的农家书屋里就热闹起来,很多孩子喜欢去书屋看看书、写写作业。“村里青壮年大多去外面打工了,留守儿童没有爹妈管,过去放学后都不自觉做作业,到处疯跑。现在喜欢去农家书屋读书学习,成绩提高不少,也让爹妈放心打工挣钱。”村里几位老人七嘴八舌地说着,笑容满面。

“农家书屋面向农村、贴近群众,已成为聊城乡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同时也成了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王怀华表示,农家书屋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对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前农闲时,村人都是聚在一起打麻将、甩扑克,现在有了农家书屋,闲玩的人少了,来看书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书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里!”朱老庄乡西孟村党支部书记孟昭坤如是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聊城市大部分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届时,480余万名聊城农民朋友皆可从中获益。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