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想给悬疑文学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 悬疑小说《洞穴》作者索莫萨接受早报专访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

(José Carlos Somoza)

1959年生于古巴哈瓦那,1960年随全家迁往西班牙,现居马德里。他最初是一位精神科医生,自1996年起转为全职作家。2000年,他荣获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学奖项“纳达尔奖”提名。《洞穴》一书于2002年出版英文版,当年即获金匕首奖,并获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其作品已印行超过30种语言,目前已有13部作品问世。

  《洞穴》

  《洞穴》

【西班牙】何塞·卡洛斯·索莫萨著

李继宏 译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José Carlos Somoza)是出生于古巴的西班牙作家,他的悬疑小说《洞穴》曾获得多项文学奖包括悬疑小说最高奖——金匕首奖,《洞穴》以及他的另外一部小说《谋杀的艺术》已经由世纪文景引进出版。受塞万提斯图书馆邀请,何塞·卡洛斯·索莫萨首次来到中国与中文读者见面,上周末他在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演讲并与读者见面。在上海期间,索莫萨接受了早报记者专访。

因为《洞穴》在全世界的成功,何塞·卡洛斯·索莫萨被贴上了世界知名悬疑小说家的标签,但仅用“悬疑小说”这样的标签看他的小说尤其是《洞穴》,就过于简单了。《洞穴》这部与古希腊柏拉图学院连环谋杀案有关的小说,悬疑与推理只是一个工具,小说涵盖的内容要比“杀人-破案”本身丰富许多。

在《洞穴》里,借着谋杀案,索莫萨设置了大段的哲学辩论,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什么是知识”、“哲学与文学的关系”等等。而这些命题并非作者在耍小聪明,而是与小说里的谋杀案紧密相连。或者说,小说里的人物接连死去就是为了展开这些辩论。就故事本身而言,《洞穴》原本可以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悬疑推理故事,而索莫萨自己也承认,为了让小说看上去不至于过于简单,他在小说正文之外又设置了“虚构翻译者”的脚注。这些脚注随着故事的推进,居然开始与小说正文对话。于是,索莫萨开始探讨小说形式的限度在哪里?文本与诠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这些讨论,《洞穴》已经超出了悬疑小说的定义。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1959年生于古巴哈瓦那,1960年随全家迁往西班牙,现居马德里。在古巴期间,他学了6年医,最初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但索莫萨的小说似乎与这些经历都无关,既没有写古巴,也没有写流亡,也没有把从医经历写到小说里。索莫萨对早报记者说:“不是不写,是时候未到。”“相对于政治,我目前还是对艺术、哲学、历史这些问题更感兴趣。”“我的两个身份,包括精神科医生以及作家,我应该是很疯狂的。但是,我开始解释,我做精神科医生正是为了确信我是谁,我作为一个作家的身份是来审视自己。在镜子里看自己的时候,我怕自己疯了,但是我的精神科医生的身份告诉我,你没问题,你的精神很健康。”

理性与非理性无法割裂

东方早报:《洞穴》中大段内容在讨论哲学问题,连环谋杀案的发生其实也与哲学有关。在写作时,你是哲学家还是小说家?

索莫萨:再怎么说,它还是一本小说,我还是个小说家。这里确实涉及了很多关于哲学话题的讨论,也对柏拉图和他身边的人进行了描述,但我其实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过我对哲学一直很感兴趣。

东方早报:小说借着里面的人物似乎在挑战柏拉图以及他的哲学观念,是这样吗?

索莫萨:我的作品不是在与别人讨论柏拉图主义,但我希望这本小说是对柏拉图的致敬。哲学家怀特海说,所有的西方哲学都在为柏拉图做注脚,我也希望《洞穴》是其中的一个注脚。但我想塑造的这个柏拉图,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圣人,他也会说一些琐碎的事情,有血有肉。就我个人而言,倾向于柏拉图主义多于亚里士多德。

东方早报:小说里讨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是理性与非理性,作为一名写作者,一名前精神科医生,你站在哪一方?

索莫萨:我本人是一个偏理性的人,但在创作中,我对非理性的人和行为作了更多描述,我想表达的是,非理性对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是情感支配了我们的生活。对非理性的讨论是我的个人兴趣,不一定跟我工作有关。理性和科学对认识世界很重要,但仅仅只有理性和科学,肯定是不够的。人的情感力量是很强大的,人在想事情做事情的时候,不是只靠算计,爱一个人或忘一个人,都是受情感所支配的,而不是理性在告诉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情感去爱一个人。

东方早报:在小说里,里面的人物选择自杀和牺牲,我们可以看作是非理性的,但他们选择自杀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索莫萨:从深层角度看,无论战争还是谋杀,都有很多精神上的因素,小说不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也不是告诉我们理性与非理性哪个更好,在现实中,这两者是共存的,无法完全割裂。

把阅读小说的感受

写到小说里

东方早报:如果说《洞穴》是一部悬疑小说,那它过于复杂了。你采用了多文本结构讲同一个故事,而且到了小说最后一章,又推翻了前面所有对谜团的解答。这样的写法也能获得畅销,你预料到了吗?

索莫萨:在最初,我只打算写一部关于柏拉图时期雅典的悬疑小说,但我想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一开始写的就是那个杀人故事,但自己读了以后觉得还是需要加注,否则很难理解,所以我再加了一个人物帮助读者去理解,结果小说越来越复杂。我不是刻意要去写得复杂,但我想给悬疑这一类型文学一点不一样东西。之前的伏笔埋得越多,读者到后面的惊喜就越多。而且我相信读者是能沉浸在这样的故事中的,复杂不是个(阅读)问题。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曾担心,这个题材和结构太特别,但这本书最大成功不是畅销,而是每一个看过的读者都惊讶于这样的写作并且能接受。

东方早报:从内容上看,小说包含了故事正文和脚注;从叙事看,小说包含了讲故事的人和故事翻译者。到了最后一章,我们最终看到,叙事者其实只有一个。所以在我看来,你借着这个故事也在挑战小说的限度,是吗?

索莫萨:书里面,译者一开始只是在做简单翻译,但是他看到了小说里的细节,认为小说一定隐含了其他东西,要去揭露真相。最后译者给小说的脚注就像日记一样,记录他每天发现了什么。这一层层揭开真相的过程,倒是更像读者的角色。因为读者也会有新的想法,也会加在作品上。书里有个情节,里面有个人物要被杀了,结果这个译者在他的脚注里不自觉地“大喊”,要让小说里的人物当心。普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内心也会有这个反应。我只是把读者阅读小说的感受写到小说里。

东方早报:但很遗憾,可能由于商业原因,外界给你的标签只有一个——“悬疑小说家”,你怎么看这个简单的标签?

索莫萨:标签很正常,有时候标签跟作家本身并不符合,我因为《洞穴》畅销,经常受邀参加很多讲座,有的主题是侦探小说,有的主题是历史小说,也有让我去讨论哲学问题的,我还参加过一次同性恋的研讨会,只因为我的小说里面提到了一些雅典时期同性恋的元素。大家喜欢给作家分类,但我在写的时候不会给自己设定这样的限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