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评启示:作品永远是评论的灵魂
今年6月10日,早报记者受邀参加由《今天》杂志策划的关于香港电影生态的研讨会。会上,记者分享了内地一批青年影评人对香港电影的认知和批评,并且介绍了目前内地影评文化在传媒上的呈现生态,引起黄爱玲、舒琪、李焯桃等一批资深电影文化人的好奇。而近年来,由于港片创作力的式微和媒体生存空间的捉襟见肘,一度蓬勃的香港影评文化风格不再。
会后,早报记者采访了三个不同年代出生的香港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1940年代出生的罗卡、1950年代出生的黄爱玲以及1970年代出生的陈志华,他们谈论的重点,是香港影评文化繁荣的1960年代至1990年代。早报记者 沈祎
二战后到1949年,大量内地文化人南来香港,为此地注入新能量。他们鼓吹文艺介入政治、社会生活,要有历史使命感,在多份报刊开辟集体影评,批判电影的落后局面;又联系组织电影界与恶劣的制作环境抗争。这可以说是香港影评文化形成风气的初始期。
1950至1960年代,左右文化阵营在港展开混战,电影评论简单地以内容思想来评价。即使不涉政治,也是以社会、道德意识作为首要(目标),很少谈及作品的表现形式、个性风格。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1960年代欧洲新电影的影响,新一代的评论人大都热爱“电影作为电影”,从电影世界中追寻梦想的满足、生命价值的意义;推崇艺术重视个性的创造表现,而非为了教化。这样一种欣赏和评论风气,于1960年代先在小群的电影爱好者中兴起,而在民间电影会、艺术影院和政府的电影节等推动下,在1970至1980年代普及起来。年轻人看到世界各地新作和经典作品的机会大增,其评论的观念和能力自然有所提升。可以说,1970至1980年代是个丰盛期。
随着录像、电视在1990年代大量出现,影像艺术成为日常消费,人人都可找到平台发表意见、都会写影评,但严肃认真的影评却不被重视。评论“民主化”的现象,是表征着影评文化的大盛还是没落?很难说。我们只能期待更多精英的出现。
罗 卡
1940年代生人,香港资深影评人,曾主编《中国学生周报》 。1960年代开始写影评、编辑电影刊物,1978年发起组建“香港电影文化中心”,1990-2005年先后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资料馆任节目策划,专责香港电影回顾展,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发起人之一。
在冷战时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派报刊组织了不少针对本地电影的影评,但一般集中在意识形态的讨论上,艺术的讨论反而比较单薄。与此同时,美国也下了不少工夫,譬如《中国学生周报》便培养了一批重要的电影文化人,他们以推介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电影为主,但后来也开始关心本地电影,楚原、龙刚、唐书璇等都得到他们的青睐。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开始思考现代化的问题。
唐书璇在1970年代中期办了一本电影杂志《大特写》,以推动电影文化为己任,1976年便为一班进了电视台工作的年轻编导冠上了“新浪潮”之名。两三年后,“新浪真正成潮”。
1979年,横跨20多年的《电影双周刊》创办,那是香港影评的极盛时期。
作品永远是评论的灵魂。香港影评的盛与衰,与电影本身创造力的丰盛与否绝对有直接的关系,譬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生命力充沛,评论也百花齐放;社会面对大变动,评论界的焦虑显而易见;而踏进“后CEPA(全称《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6月29日签署至今)”时期,香港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大家对大环境又缺乏信心,评论也就更显疲惫乏力,无精打采。此外,文字的颓败与想像力的贫乏也是致命伤;优秀的评论亦是一种创作。
黄爱玲
1950年代生人,香港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前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著有《戏缘》,《梦余说梦(一,二)》。
香港有两个影评人组织──“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及“香港影评人协会”——都是民间的,没有官方背景,但有来自政府(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早成立(1995年3月成立),但没有采用“影评人协会”名义,因为我们的性质并不是一个同业公会。初成立时,刚好是香港电影业由高峰渐走下坡,也面对1997年主权交接在即的转变,因此觉得需要团结志同道合的影评人,聚合力量,发挥影响,维护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推动香港的电影文化。
每年年初我们都举办“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评选过去一年最佳的香港电影、导演、编剧和男女演员以及每年的推荐电影。这个大奖已经办了18届,强调从艺术和文化的角度对香港电影作出评价,颁发每个奖项都会给出理由。每年都坚持在投票前必须先经过充分讨论,讨论内容会经过整理,然后公开发表。除了评奖,我们还出版每年的《香港电影回顾》,也出版了一系列“学会丛书”,包括《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诗人导演──费穆》等。
香港主流社会一直不太重视影评,直到1950年代《中国学生周报》创刊。后来出现的《大特写》和《电影双周刊》都是重要的电影刊物。近年大学里修读文化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也令很多年轻人涉足电影研究。影评人前辈的评论,不少会从电影的构图、运镜来分析电影。现在看到的“影评”更多其实是对故事的感想,以消费、娱乐为主,好些媒体甚至找自己的记者来写,或者用打分数来代替评论。
面对这种处境,影评人更加需要坚守自己的位置,突出影评的重要性。好像当年王家卫完成《阿飞正传》的时候,香港主流媒体对它劣评如潮,说看不懂,正是因为有一群影评人没有人云亦云,懂得欣赏它的好处,反过来渐渐影响了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又好像我们办“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一届选了《东邪西毒》做最佳电影,当时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我们这个“学会大奖”也是最早对 《大话西游》、《枪火》等影片给予高度评价的电影奖项,虽然受关注的程度肯定远不及“香港电影金像奖”,但一直认真办下去,就有它的力量。
我们评奖、写文章、办讲座,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却都可以是电影教育。最近我们举办影评比赛,也是希望借此推广影评写作,鼓励更多年轻人重视香港的电影文化。
陈志华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