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觉文化中的语言文字游戏
图8:吴大澂用大篆写的信
图1:郑板桥的《盘中诗》
图10:白谦慎发表于1982年 《书法研究》杂志中的自造的汉字
中国的文字游戏很早就存在了,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谐音,还有各种各样的视觉上的文字游戏,有的是把文字排成某种视觉形象。而使用怪字的传统在中国也没有断过,在六朝就有,有的是书写不规范,有的是存心标新立异。只是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格外兴盛。这种文字游戏的传统甚至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还在续写着篇章。
白谦慎
要讲语言文字游戏,得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开始说起:中文是非拼音文字,包含图像要素;同音字多,很多时候需要联系上下文辨别;虽然使用同一种文字,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方言;一字还可能多形(比如著名的百寿图,其实要写出两百种“寿”也可以);动词没有时态变化,等等。
文字游戏的传统
中国的文字游戏很早就存在了,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元4世纪的苏若兰的《璇玑诗》,这首回文诗只有841字,但可以正着读、倒着读、绕着读、跳着读、斜着读,读出无数首诗,多达几千首。
这种文字游戏跟中国的语言有关。中国语言中,我说“我爱她”,“她爱我”,是同样的三个字,三个音节,而且字的形式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英语当中“我爱她”(“I LOVE HER”),变为“她爱我”(“SHE LOVES ME”)时,主语“她”发生了变化,LOVE也要加一个S。所以在西方的语言文字当中,玩璇玑诗这样的文字游戏是不可能的。中国的语言文字可以有非常丰富的文字游戏,这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
我有个朋友孟猛,写了一首《蝴蝶变幻曲》,用到的字只有4个:庄生梦蝶,但拆开重新组合,变幻出许多诗句。因为中文里名词可以动词化,动词可以名词化,没有变格。
还有各种各样的视觉上的文字游戏,有的是把文字排成某种视觉形象,比如说桑篮诗,把文字搭成一个像提篮样的形状,同时也告诉你该怎么读。郑板桥写过《盘中诗》,将一首诗写成圆盘的样子,从中间开始一点点往外读,打破一般常规,将诗歌直接与形象结合起来(图1)。
灯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已故的王能父先生曾作过一个灯谜:“自小为邻居,目前少联系”,打一字。答案是“省”。是以文字形象的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巧妙地做成了一个灯谜。
大概从宋代开始,就有人用妙法莲花经经文组成佛塔,这也是在视觉上使用文字的一种方式。还有明代的绘画作品白衣观音,衣褶并不是线条,而是佛经经文,这也是抄经的一种方式。在拼音文字中,词与词之间一定要留空间,否则一串字母在一块就会混乱不堪,但汉字每一个字都是独体字,空间是均匀的,可以排列得非常整齐,这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产生的一种视觉上的游戏,可以广义地称为文字游戏:书写汉字的游戏。
明代的宣宗皇帝是个优秀的画家,他曾画过一张《一笑图》(图2)。画面内容是,竹子下面有一条狗。“笑”字的异体字,下部并不是 “夭”字,而是“犬”字,所以这张竹加犬的画就成了“一笑图”。由此可以看到,文人、老百姓、佛教徒、皇帝,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玩文字游戏的传统当中。
汉字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同音字特别多,所以谐音双关语很多,有很多艺术形象。比如,过年要吃鱼,寓意“年年有余”,或者用鱼来装饰器具,这个风俗早在战国或是汉代就有了,利用谐声来取得一种吉祥的意思。严格来讲这也是一种文字游戏,是比较简单的文字游戏,因为只有一个谐音“yu”。
传宋人绘《鹌禾图》,画面上是鹌鹑和禾苗,寓意“安和图”。还有《蜂猴图》,猴子和蜜蜂看起来是很奇怪的组合,但意指“封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了一张南宋的画,三个猿在抓白鹭(图3)。这也是一张有双关语的吉祥图。此画有一个题签,作“三元得路”,取画的主题“三猿得鹭”的谐音。“路(禄)”在古汉语里有“权力”的意思,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者,可以得到权力。“三元”这个词自北宋出现,唐代还称之“三头”。所以,“三元得路”这样的画出现在科举制度成熟的宋代,绝非偶然。这个双关语的画,涉及了四个谐音,就比较复杂了。
我一直以为,存世的许多古代的花卉、鸟虫、走兽的绘画,是有暗含双关语的吉祥图,只是今人对当时的发音、搭配不知道,所以读不出其中的双关语。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说,许多中国的吉祥绘画,也是一种语言文字游戏。
很多谐声游戏都是老百姓发明的,容易读错别字的人更容易也将其谐音词联系起来。而为皇室作画的画匠就带有很强的民间性。文人不玩这个,文人画的主流是山水画,文人画花卉也就是梅兰竹菊之类的,品类比较少,能谐音的字就少。山水不可能发展谐声的文字游戏,它玩的是笔墨,是另一种游戏方式,民众不会参与。
明末清初书法中的文字游戏
使用怪字的传统在中国也没有断过,在六朝就有,有的是书写不规范,有的是存心标新立异。只是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格外兴盛。如何理解明末清初书法家有古文奇字的风气,要从历史背景开始说。晚明指的是1573-1644年,中国社会在此期间发生急剧变化,商品经济极大发展,在社会文化上也相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教育的变化,家里富裕的人多了,上学的人、识字的人也就多了。同时刺激了印刷文化的发展。
在晚明的面向中下层市民的日用类书里,就有“书法门”,教怎么写书法,甚至还有教怎么识怪字的。过去被比较上层的读书人垄断的一些知识,也由于教育和出版文化的发展得到普及。上下文化之间比较频繁地互动,导致下层也开始模仿以往的精英生活方式,这造成了比较上层的传统社会精英对于身份的一些焦虑。
还有一个背景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诉之于感官的刺激,追求娱乐性、戏剧性和商业性。所以在晚明,戏曲、小说、笑话、切口、消遣性的读物变得日益流行,是城市文化带来的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那时很时尚的一个词是“奇”,比如“拍案惊奇”,这是晚明城市文化孕育的美学。四大奇书差不多都是那时候的。当时有一个词叫“海外诸奇”,指的是西方传进来的东西。安徽徽州的程家做墨,出版一本墨模雕刻图谱集《程氏墨苑》。上面甚至有圣母玛丽亚的图像、利玛窦发明的罗马注音,磨墨的时候看到的图像跟墨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见晚明是很好奇的一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怪事。
艺术家也好标新立异。福建画家吴彬画的《十六罗汉图》(图4),上面的人的面部特征像西方人。因为吴彬早年曾在泉州生活过,泉州是当时中国重要的交通口岸,常常能见外国人。后来吴彬在南京特别走红,就因为他的画怪,在文化中心就特别吃香。陈洪授画的罗汉也很怪,但是他的线条都很稳定,所以可以知道不是不会画,而是功力很深,故意要画得怪。
当时南京的文人顾起元有言:“十余年来天网毕张,人始得自献其奇,都试一新,则文体一变,新新无已,愈出愈奇。”虽然是评价当时的文学,但用在其他艺术、整个文化环境上也可以。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来看当时的奇字。中国古代有很多字留下来,不同地域也可能使用不同的字。比如小篆、金文,大多数在西边,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统一文字为小篆。但是在齐鲁这边,就是六国的文字,有些过去的字在当地可能还会用,有的收进了字典。明末清初的文人就把古代的字典里的怪字写到自己的书法里去,造成书法欣赏时一种非常奇特的审美效应(图5)。
书写古文奇字也跟篆刻有关。研究书画史难免涉及篆刻,历史上印章最难读的是六国时期的印章,那是专家读的,我们读不懂。而文人篆刻最难读的就是明末清初。那时候印的印谱,上面是钤盖的印章,下面是释文,知道这些印章难读,就提供释文,就像字谜给了谜底一样。
这种写怪字的风气,不是学术探讨的风气,而是一种娱乐。晚明李日华讲“书室十三事”:“随意散帙、焚香、煮茗品泉、鸣琴、挥尘、习静、临摹法书、观图画、弄笔墨、看池中鱼戏或听鸟声、观卉木、识奇字、玩文石……”,“识奇字”赫然在列。而清初施清的《芸窗雅事》列举的雅事之一,就是“载酒问奇字”。奇字可堪下酒。
写奇字成了当时的风气,通俗文化也开始模仿。比如说,那时期景德镇出的瓷器开始以字为纹饰,所写的字中也有奇字。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