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山水见证了痴情……

  朴霜雪(左)倾听陈永锵讲画

  朴霜雪(左)倾听陈永锵讲画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

图/羊城晚报记者 邓 勃

有一种执着,可以穿越时空。他是一名韩国人,却自小与中国文化、美术结下不解之缘,以致在“浪费”了近三十年光阴后,毅然跨过千山万水,以51岁“高龄”考入暨南大学文艺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6月29日,已于广州习画两年的朴霜雪在广东画院展览馆举办个人作品展———《墨韵江山》,成为首个在广州举行个人水墨画展的韩国艺术家。

25日,记者好奇地追访朴霜雪。在首尔出生的老朴自小失去双亲,由祖母带大;祖母去世后,便寄居于韩国一寺庙中。“奶奶是日本人,我小时候看她写的字、读的书都有中国字,或许,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中国文化。”朴霜雪用没有音调的普通话说着很有感情的故事,“在寺庙里,我又接触到中国清代书画家、化学理论家石涛的大量作品,11岁就开始临摹石涛的画”。

迷上中国山水画的朴霜雪成年后,考上韩国美术大学,进修中国画专业。“我认为,我是石涛的弟子,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弟子。因为我从小就学习他的画风,领悟画中精神。(石涛的画)即使没有太多的色彩,也能从黑白、阴暗、重轻、远近的对比中体现最深远的意境。我就一直梦想要追随他,其他没想太多。”朴霜雪说。 2001年,朴霜雪来到中国,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他的中国妻子李丽说,2003年,小两口就合伙做陶瓷出口生意,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啸几乎亏尽朴氏夫妇数年的积蓄,“从那时起,我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我想重新画画,在岭南画派发源地的广州。”尽管有点吃力,朴霜雪仍坚持用普通话表达,“我决定学习中文,考读暨南大学文艺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010年,我已经51岁了,但在我看来,年龄只是一个符号。”他一脸诚恳:“我爱中国水墨画,不单单是要学习它的技法,还要学习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哲学、五行、阴阳等等,看着它,不仅是一种美的赏析,还能领略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的地方,也是中国画的特点与魅力所在。”采访过程中,朴霜雪注视中国画时那痴痴的眼神,一次次地打动了记者。

同被朴霜雪的执着打动的,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陈永锵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作画者,得知韩国友人怀着对中国画莫大的热诚,不远千里来求学,“确实让人感动”。而且,他认为,从技艺纯熟程度而言,朴霜雪基本功很好,“希望他继续画继续悟,因为技法只是一种语言,最终,是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说自己的话”。

知多D

中韩绘画艺术交流,可追溯到西元前两千多年韩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彩绘。据文献记载,西元541年中国的梁朝曾向百济派遣画师传艺。这是已知的中韩画家的首次交流。

中韩两国传统山水画虽然画出同源,但又有各自生长的地域背景和人文背景,蕴含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时代风貌。千百年来,蕴含着文人的精神气质、并由笔墨演化成的山水画,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又更加凝聚与涵养了各自的艺术精神。

何裕华

标签:山水画 朴霜雪 水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