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刊野鸡版收费发稿,谁骗谁
《中国青年报》载,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著名文学杂志《大家》,居然有个“野鸡版”。“同一个刊号、刊名、类似装帧,一本是高端文学,我这本是‘杂货铺’!”浙江某职校教师沈欣指着手里的《大家》苦笑着说,“还是同一个编辑部编的,这杂志社也太有想象力了吧?”据推算,该“野鸡刊”每年能为杂志社敛财2000万元。
曾几何时,《大家》作为上世纪90年代文学转型期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风光无限。如今,随着文学的落寞,自负盈亏的文学杂志生存难以维系,居然需要再办一个“野鸡版”来做卖版面发论文的生意,难免令人唏嘘。
如此有名的杂志沦落到办“野鸡版”敛财的地步,却少有人发出感叹。相反,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杂志敛财的骗子行径上。是的,同一个刊号办两本毫不相干的杂志,确实是一种欺骗。问题是,这钱即便《大家》杂志不去赚,照样会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杂志去赚;让《大家》赚了,反而能维持一本高端文学杂志的照常出版,这虽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也不会更坏。
文学杂志活不下去了,又不能全部倒掉完事,总得想辙。办山寨版收费发稿,肯定是他们所不屑的;更何况,放眼当下,一刊多版的现象比比皆是。花钱发论文的人们,同样深知这一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
那位职校教师,无疑是以一个受骗者的身份在申诉。可是我很奇怪,这位教师此前究竟有没有看过《大家》?如果他看过,他怎能不知自己那胡编乱造的论文,根本不可能登上纯文学杂志的版面?既然是花钱发论文,这位教师必然知道这只是一个交易而已。反正,他到哪里都是花钱发论文,又怎是真的上当受骗呢?
花钱发论文的作者根本就不算受骗者,他们交钱发稿,纯粹只为了交差混文凭或职称。真正受欺骗的,是那些要求“每3年就要发表两篇论文”的学校或单位。被要求者的论文,都是花钱发表的,以此为据所评的职称自然满是水分。怪异的是,学校或单位并不在乎这个,他们甚至不关心那些论文写的是什么,而只关心论文发表在哪个级别的报刊,发了几篇。
荒谬的学术乱象,制造了庞大的论文发表需求。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可当某个活不下去的文学杂志,也发现了这个商机,并试图以此自救,人们却不干了:花钱发论文者觉得受骗了,公众也对原本并不看的文学杂志满怀愤怒。可声讨过后,一刊多版也好,花钱发文也罢,一切都不会改变。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