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老屏山记忆 隐入水下的古镇

6月1日,锦屏镇,几名青年抬着大箱子前往码头。

6月1日,修建于明代的“翙凤门”城门前,冯大姐背着孙子正在给顾客煮面。200多年来,她家祖祖辈辈就在这里做生意,开茶馆,开旅馆,开饭馆,接待附近码头来来往往的客商。

6月1日,锦屏镇金沙江边,渡船载着一箱货物驶向对岸。

5月31日,锦屏镇,因工作留守的舞蹈爱好者们如往常一样,在广场翩翩起舞。

宜宾屏山老县城地处金沙江畔,四川盆地南缘,与云南省昭通市石龙村隔江相望。这座置县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老城,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将搬迁到距离宜宾市区37公里的岷江边。在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屏山老县城将被淹没。

县城

居民感受最后的记忆

随着搬迁的进行,大部分居民已在新县城安了家,但因为怀念这里的生活,一些人仍不时回到老屏山,与留守在当地善后搬迁工作的朋友一起聊天、散步、喝茶、跳舞。老县城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已在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翙凤门老城墙脚下,赶场的村民围坐在蜂窝煤炉旁的木桌边,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喝得微醺的船工招呼着背背篓的老街坊,诉说即将离别的忧伤;忠孝街的石板路上,三五好友跷着二郎腿喝着盖碗茶,再扯一圈字牌,打几盘麻将,提着尖嘴茶壶的胖大嫂穿梭在缭绕的烟雾里掺茶倒水;王家大院外的黄桷树下,石凳中央被岁月磨砺出了浅浅的凹陷,当年坐在石凳上玩泥巴的小女孩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生命的年轮和大树一起悄然滋长。

楼东

客家古镇将隐于水下

在老县城下游20多公里,一个因“湖广填四川”移民而兴盛的客家文化古镇楼东,也将隐于水下。

楼东自古就是宜宾通往雷波、马边、屏山的重要驿道,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进入楼东,在此修建了大量客家风格和西洋风格的建筑,数百年的沉淀,成就了楼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老街上的刘家大院里,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刘太会正在搬家,阳光从木头撑起的雕花推窗里斜洒下来,粒粒灰尘在光束间飞舞闪烁。

家什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小东西也正在打包,刘太会突然想起自己儿时在这老屋的墙缝里塞了一个喜爱的铜灯,后来维修老屋时被木板封在了墙里。于是,他放下

手中的活路,在黑暗的角落里躬身寻找,“我要把铜灯一起带走,他给了我儿时许多快乐的记忆,以后看到它,就能想起这里,想起大院,想起楼东。”

在他隔壁的一间老屋,刘太会的邻居已搬走,带不走的木桌竹椅还静静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墙上一个大大的“囍”字,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热闹喧哗。而这曾经的繁华、喧闹、兴旺,都将随着向家坝水位的上升没入水中,隐入历史。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羽啸摄影报道

标签:老屏 古镇 县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