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盛装亮相

传承有辙、创新有道——非遗保护传承人篇

同仁堂药星  芦广荣

同仁堂药星 芦广荣

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文乾刚

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文乾刚

宏音斋的女掌门  吴景馨

宏音斋的女掌门 吴景馨

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  鹏

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 鹏

传统药香传承人  李时亮

传统药香传承人 李时亮

丁 杨 王维波

图一:李时亮正在制作药香

图二:文乾刚正在制雕漆

图三:吴景馨和乐器爱好者一起探讨乐器演奏

图四:王鹏制作古琴

图五:芦广荣在讲解辨别药材知识

自6月9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不仅有众多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和观众见面,还有120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为了让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每一位传承人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正是因为他们执著追求、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一睹传统文化的风采。

芦广荣: 火眼金睛的同仁堂药星

芦广荣,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药贵细药鉴定技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同仁堂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业已达50余年。曾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女职工、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爱国技术竞赛能手、全国500名中医药老专家、全国中药技术竞赛表演奖,被誉为“药星”。

1956年,芦广荣中学毕业,进入同仁堂(当时公私合营后改名北京药材公司)工作,师承在细料鉴别领域内有名的赵振刚先生。因为学习认真扎实,芦广荣继承了师傅的细料鉴别技术,在1963年出徒后担任同仁堂的细料鉴收工作。多年来,芦广荣师承了细贵药材的传统鉴别技艺,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练就一身细贵药材鉴别绝艺,已成为全国中药材界的知名鉴定专家,被业内誉为“火眼金睛”,每年经她检验杜绝的伪劣药价值达1000余万元。

在细料鉴别上,芦师傅可以说练到一定境界了,过过手她就知道料的来路、产地。比如牛黄、麝香价值昂贵,芦师傅能根据外观判定牛黄、麝香产自哪个省甚至哪个国家。人参规格等级复杂,种类繁多,但芦师傅都能准确辨别。虎骨、豹骨内混有伪品较多,如有一次药材公司从某地购进一批豹骨,因相关人员在专业技术认识上有不同看法,故约请北京市药检所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多位专家复检,结论显示:芦师傅鉴定无误。芦师傅说:“验货是先辨真伪后辨优劣,最后判断产地、定规格、看潮湿。行的还要分等级,分别入库。等级的差别在价格上有很大差距,稍有差错便损失巨大,做出结论后,不行的要说明原因,让客户心服口服。”

改革开放后,芦师傅为传承中药传统的鉴别技艺,弘扬光大中医药文化,先后带徒弟8名,在传授技艺的同时,灌输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思维理念及药德。目前,她所带的徒弟皆已成为业务骨干。

芦师傅在同仁堂干了一辈子,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关于自己的工作和技术,她说:“我感觉我这一生很有意义,虽然现在已经70多岁了,但作为老字号同仁堂的一名员工,我要继续为老字号严把质量关,为社会大众的用药安全负责。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会把前人传给我的宝贵经验以及我自己这50多年工作中的积累和感悟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下一代,让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永远发扬光大,享誉海内外。”

文乾刚:让传统雕漆焕发时代光彩

文乾刚,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41年文乾刚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1958年进入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学习。1961年8月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年12月进入北京雕漆厂,跟随雕刻师傅周长泰和汪德亮学习雕刻技艺,后师从孙彩文、朱庭仁学习雕漆设计。2002年,文乾刚从北京雕漆厂退休,2003年成立“文乾刚大师工作室”,创作雕漆作品。

与传统的“老艺人”不同,文乾刚把自己工艺美校的美术基础注入传统的手工技艺,在厂里做技术革新,把自己的想法在雕漆中更多地表达出来,设计大量的器物造型,也配置不少的漆色,尝试中国漆器的代表颜色——红黑二色以外的任何颜色,探索雕漆表达的更多可能性。他探索古老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之路,创作了一批体量较大、有时代特点、艺术水平高的雕漆艺术品,大多数作品被收藏:1997年设计制作《剔红五龙闹海盘》,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东小厅;2001年设计制作《繁荣富强大瓶》,陈列于中央军委检阅大厅;2003年设计制作剔红《紫砂胎龙壶》,在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获金奖,被私人收藏;2004年设计制作《剔红梅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金奖,被私人收藏;2005年设计制作剔红《九龙闹海盘》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金奖,被私人收藏;2006年设计制作剔红壁画《和园观潮图》,被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北京市工业促进局评为“北京工艺美术珍品”;2007年设计制作《剔红银胎荔枝纹壶》,获第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北京工美杯”特别金奖,被私人收藏;2008年设计制作剔红《唐人诗意宝座屏风》,被私人收藏;2009年设计制作剔红挂屏《听涛图》,获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北京工美杯”特别金奖。

为了让雕漆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文乾刚做了大量工作,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积极上报资料。2007年开始,对雕漆技艺的工艺流程、代表性成品,生产实践过程中使用的特殊原料、工具等,进行整理和记录;为雕漆技艺的老师傅做口述史整理,并配合文化部和北京市、区政府举办的各种相关非遗的展览展示,这使得公众对雕漆技艺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认为雕漆产品发展有“三项原则”:第一,继承传统。第二,功能上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第三,艺术形式要为现代人所喜爱。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具有自己出现的理由、背景和道理,为将要做的作品定位和决断很难,但是定位和决断只能靠自己,靠自己的积累、思考、灵性以及决心。那时候他40岁左右,正是技艺和思维成熟的时期,提出来的这3个原则,实际上一直到现在他仍然在遵循,而且把它们充分地融入他的雕漆制作之中。

文乾刚在继承中国传统雕漆技艺的使用功能、艺术趣味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从现代生活出发,去赋予这些古老技艺以意义,力图使雕漆作品进入当代社会生活,为当代人所用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多年来的作品凝聚了文乾刚对于雕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进入当代生活的思考,也是他始终努力将每一件作品的创作与雕漆技艺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望自己每个新的追求都能引领雕漆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前进一步的探索。

吴景馨: 宏音斋的女掌门

吴景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中国音协民族管弦乐协会办公室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唢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理事。她带领宏音斋第四代、第五代传人坚持不懈地守候、保护、发展着这项中国唯一从清朝宫廷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倾注着吴氏五代人近百年心血的老字号——宏音斋,主要以传统制作与生产中国的民族管乐器材为主,是清朝宫廷乐器制作技艺的延续和发展。2011年中旬,宏音斋被选定为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其收入至“传统技艺”的名录中。

吴景馨自幼与父亲吴仲孚(制作大师、现代管乐之父)学习乐器演奏及制作乐器,上世纪80年代初,为完成父亲的心愿,吴景馨辞去国营公司工作,全心投入到宏音斋制作技艺传承的事业中,并主持了宏音斋的研发、制作、挖掘、整理工作。1996年父亲吴仲孚先生辞世,吴景馨成为宏音斋掌门人,完全担任起了宏音斋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为了阻止韩国将笙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吴景馨又开始了宏音斋的申遗工作,2011年《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向世界文化遗产冲刺。

吴景馨不但与父亲研发制作出中国现代化、系列化民族管乐交响编置,还先后研制成功了一批新型的管乐器。如捆绑式低音唢呐、高音加键唢呐、一指四音笙、电子笙等多件新型乐器。捆绑式低音唢呐解决了低音唢呐过长演奏不方便的问题;高音加键唢呐填补了中国没有加键高音唢呐的空白;一指四音笙顾名思义,按下一指可发四个音的笙,扩大了笙的音域,增厚了笙的低音,一盘笙演奏可达高、中、低三盘笙同时演奏效果,解决了戏曲乐队编制小低音不足的向题;电子笙即能演奏中国民族音乐又能演奏电声音乐、摇滚音乐,为笙开辟了一个新的演奏领域,电子笙已获国家专利。

吴景馨女士将宏音斋百余年发展及清朝宫廷传承下来的技术资料全面总结,在复活古乐器方面,显出了独特的功力。2000年,仅凭敦煌壁画的画稿图纸,为敦煌乐器研究所成功复制了多件敦煌仿唐管乐器,为日本正仓院、天坛神乐署及多家博物馆复制了多种古乐器,成功抢救了广西壮族啵咧、蒙古的毛敦潮尔,海南黎族乐器等多种少数民族乐器,再现了宫廷古乐。

在继承发展古老技艺的同时,吴景馨还积极的传承与弘扬。从1889年开始收徒,至今已收徒30多名,己成为宏音斋的骨干力量。

吴景馨组织完成了《宏音斋民族文化》、《典藏馆》和《宏音斋笙制作》三部视频影视片的拍摄,完成了“宏音斋笙制作技艺”文字及资料的整理工作。

为弘扬民族文化,将宏音斋更名为宏音斋民族文化发展中心,在昌平创建了黄忠乐府,乐府内设典藏馆、传习馆、教学馆、销售馆并组建了小乐团。成功举办了两届“吴氏管乐杯”全国大赛,捐助海淀民族小学等多家学校,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地工作着。

吴景馨正在规划创建一个文化基地,利用宏音斋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技术内涵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努力打造一个集民族音乐传播与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胜地。

王鹏: 坚信自己为琴所生

王鹏——“古琴传统制作技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

自1998年开始制作古琴,王鹏在古人51种古琴样式的基础上,创作了80余种新的古琴样式。2009年10月,由“钧天坊”申报的“古琴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北京市级非遗项目,2010年12月,“钧天坊”成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王鹏制作的“太古遗音”师旷式古琴作为画卷打开的第一个节目登场,让全世界都看到也听到了古琴,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典范。

随后,王鹏和他的古琴先后出访荷兰、丹麦、德国、以色列、韩国、俄罗斯等地,参加文化部主办的2009年和2012年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展览,2010年10月的国家大剧院的展览,2009年11月的“根与魂”台湾非遗展览,2012年2月的“台湾北京文化周”的展览等。2010年3月与台北长安乐器合作共建的台北“等闲琴馆”和台湾南部的“高雄琴馆”开幕,台湾同胞中喜爱古琴的人们也通过两座琴馆来学习古琴、了解中华文化,然后到访北京,参观王鹏他们的古琴生态园区以及“古琴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制作工艺……这样的交流活动增加了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及认同感,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王鹏认为眼下应该让非遗的保护融入生活,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及生活美学的空间来体现自然和谐的生活美学观,这才是文化的核心价值,不能让非遗保护逐渐变成博物馆的陈列,而是要融入生活,这才是活态的传承与保护。

他说,文化的力量在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建设文化强国,要使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认同、向往我们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吸引力就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对内应该是文化的凝聚力,对外是文化的影响力。应该突出核心价值,立足传统、面向未来。通过文化的交流让文化企业走出国门,进而带动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古语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沟通不同国家人民心灵的最佳途径,而这些非遗项目则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作为民间的团体,我们很高兴在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中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也期待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能通过我们这些非遗项目的推广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些年对古琴制作的探索,王鹏始终坚信自己就是个为琴而生的人。“爱世有琴,志之所向,惟传世不枉此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能把古琴的制作和它的精神传承下去,能把斫琴的体会和思想传承下去,能让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更是他持之不懈的追求。

李时亮: 为了药香差点当了和尚

李时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药香手工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创立者。

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李时亮是难得一见的“80后”,他1980出生在北京,受教于第三代传人外祖母马桂珍和第四代传人时雅莉,系统学习并掌握了传统药香配方和制作技艺。近几年来,为保护传统药香的纯正性和知识产权,他又在注册了研究工作室之后,和母亲一起建立了药香的生产基地,为香品注册了“乾恒”商标。2008年至2009年完成了产品的国际绿色认证(谱尼认证和SGS认证),并成为北京故宫的指定用品。

药香世家讲究的是女传香,男传医。为了学习药香,李时亮还差点当了和尚。他高中毕业后入伍,从部队转业后,在公安系统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放弃了。2003年非典爆发,这对他是一个契机,让他真正认识到传习药香的意义。当时街坊邻居,包括街道办事处都来找姥姥要药香。他从外地进了一批原料,在机场就被抢光了。2004年李时亮决定正式成立公司,继承家传药香手工制作技艺及祖传香方,将药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将中华文明的“香火”传承下去。但是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姥姥说可不敢公开干了;妈妈说都是传女不传男,不能在我这一辈坏了祖宗的规矩;爸爸说,这不是一个男孩子该干的事儿,也不算个正经工作呀。李时亮赌气跑到了西藏和尼泊尔一带,自己去进原料,学习、实验,并对家人说如果不让他传习药香,干脆就地出家算了。家里人一合计,得了,就让他干吧,只当有个事干;再说传女不传男,这不是国家计划生育吗,只生了一个男孩,有什么办法?将来有了第六代女孩子,再拐回来吧。就这样,李时亮才终于如愿以偿地学习了药香的制作。

很多人对于香的认识只停留在敬神礼佛的表层仪式上,而对传统药香具有的祛病除邪、防病保健、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了解甚少。传统药香制作工艺包括“煮、蒸、炒、灸、炮、烘焙、水飞、炼蜜、煆炭、合香、捣香、收香、窖藏”等几十道工序,此过程全部由手工制作而成,以此保证香品品质之纯正。李时亮说:“现在的香市场以化工香料为主导,也成了香的主要原料,因其价廉,味香而“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却不知,长时间使用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用其礼佛祭祖也少了几分虔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药香在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作用。”

2010年,李时亮获得国际教科文组织优秀青年传承人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最美的手工艺大奖。“香气要飘向世界了。”李时亮回忆2010年的比赛时说:“首先是香道表演——日本人叫香道,咱们中国人说是香席,现场制作一款香,当时我做了3款。很多西方人觉得东方文化很神秘,他们花很多钱消费在香水、香皂上,但是没见过手工制作药香,觉得特别神秘。我们的药香使品香用香从享受芬芳,进而发展到富有诗意、禅意、灵性与养生,更是让西方人很惊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