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精神生活趋向“速度化” 诗歌写作请慢下来

2012年06月14日 14:50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作品《慢》中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今天的诗歌和诗人,恐怕也在失掉“慢”的乐趣。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下,当代诗坛出现了因为追求“快”而带来的副作用:诗歌写作和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写诗、评诗的人越来越多,而能让人耐着性子读下去的诗却越来越少,更不要说振聋发聩、直指人心的诗歌了……

与今天流行的创作速度相比,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是个“落伍者”。他13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7首诗》,至今共发表了163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以手稿形式到发表历经了7年。

“慢下来”,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心态,更是一种文学写作的规律,是诗歌写作、诗歌欣赏共有的一种规律。诗歌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灵感悟,需要感情的沉淀,只有慢才可能深入,才能有所积淀,也才会在一定的时候爆发,诗歌创作需要“慢”下来。

当下,我们的生活常常是紧张、急迫、匆忙、受挤压的,包括文学在内的精神生活,愈加趋向“速度化”。很多时候,文学服务于这种追求速度的快乐,追求速度、追求流行成了某些人文学写作的重要依据。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作家、诗人,应该有放慢脚步的勇气,有望向心灵的愿望,有让灵魂沉思静默的能力……诗歌应当“慢”下来,惟其如此,诗歌才能具有超越时代与现实的力量,而这,正是诗歌存在于今天的理由。

袁跃兴

标签:诗歌 精神生活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