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俗摄影的自我觉醒

——评黄复民俗摄影新作《贴近黄土地》

袁毅平

黄复先生是位孜孜不倦于民俗摄影理论研究的摄影人,近来出版了民俗摄影新著《贴近黄土地》,较完整、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民俗摄影的问题,包括民俗摄影的理论基础——民俗学、民俗摄影的特征和创作规律、民俗摄影的价值取向等等,同时,还以大量的民俗摄影作品为实例,结合对各类民俗摄影的创作活动,生动、具体地论述了有关民俗摄影的实践问题,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中国民俗摄影理论专著。

民俗摄影,既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又是摄影中的一个门类,所以要研究民俗摄影的价值和地位,既要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也要从摄影的整体功能中来考察。作者正是从这两方面来研究民俗摄影问题的。

作者认为,民俗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摄影门类,其任务不仅仅是民俗事象的搜集与记录,还要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进而用图像的形式揭示民俗文化的内涵。他特别强调民俗摄影的学术性特征,因为这一特征关系到民俗学、摄影学以及其他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学问,因而要求摄影者必须具有清醒的民俗意识和相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创作作风,以及搜集资料、选择拍摄题材、制定拍摄计划等能力。他认为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也才有它的学术价值。

民俗摄影的真实性也是作者特别强调的特征之一。他认为民俗摄影属于纪实类摄影,拍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是真实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丝毫不能干预、导演、伪造乃至后期加工,否则“所拍摄的民俗照片就会给读者传递错误的信息”,并可能给有关学术研究造成误导,贻害后世。所以他认为“真实性是民俗摄影的生命”,这也是他把“真实性”作为民俗摄影重要特征的原因。当然,作者非常明确,“强调民俗摄影的真实性,绝不是将民俗摄影简单机械地当做对现实的记录,而是要将民俗蕴含的文化积淀与民族精神聚于瞬间形象中表现出来。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升华。作者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性的理论观点,如把民俗摄影的创作规律概括为:“生活是基础,情感是灵魂,深入是关键,理解是升华。”又说民俗摄影的核心是:“生活是源,百姓是缘,民族文化是根。”读罢本书,从字里行间发现作者十分强调从事民俗摄影应有强烈的“民俗意识”,这主要是为了强化民俗摄影的本体意识和独立地位。由于民俗摄影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人们往往容易把民俗摄影混淆于民族风情、社会生活等其他门类摄影,这就容易模糊了民俗摄影的真正涵义,淡化了民俗摄影的本体观念。

其实在我国,民俗摄影几乎是与我国摄影发展史同步而行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不乏民俗摄影的拍摄题材,同时也不乏反映这类题材的摄影作品,只是一直没有在理论上确立民俗摄影这个独立概念。这些年来,随着民俗学的普及,也随着民俗摄影自身的觉醒,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俗摄影的重要作用,但是理论与实践相比还是很薄弱。因而作者有关民俗摄影的理论,尤其是这本《贴近黄土地》的出版,对于民俗摄影的发展很有意义。

(《贴近黄土地》已由三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