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舌尖”受创

海报侵权 场景“搬演”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如潮,不仅激起了无数吃货的口水,也让和这部片子有关的一切都被放大。一片赞誉声中,也有眼尖的网友揪出“舌尖”的不少“硬伤”,再度引发无数议论。

【链接】 张发财,原名陈芳铭,平面设计师、历史爱好者,网络作家。其近年来致力于“历史八卦”的整理与写作,先后撰写了数千条微博,受到了网友追捧,结集为《一个都不正经》一书。2011年受湖南卫视邀请担任了汪涵主持的晚间节目《非常靠谱》的常驻嘉宾。

许钦松山水画《岭云带雨》

设计师致歉

筷子上夹着的一块“腊肉”,仔细一看却又是一幅山水画。《舌尖上的中国》的这幅海报,既紧扣美食主题,又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独特的创意曾经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但近日有网友指出,这幅“腊肉”山水画是著名画家许钦松的作品,并质疑海报作者涉嫌侵权。

3日,这幅海报的作者“张发财”通过微博向许钦松道歉,并称自己在媒体报道之前就已发现失误并积极地联系许钦松,可是一直未得到回复。他表示一定会向许钦松当面致歉处理此事,并就此事给央视造成了困扰表示抱歉。张发财称,设计海报是受朋友所托,他用筷子和在网上找到的古代山水画结合制作而成。当《舌尖上的中国》大火之后,他被朋友问及海报中山水画是谁的作品时,才发现此作品并非古人之作,而是当代著名画家许钦松的作品。随后,他通过多种方式联系许钦松,但电话和短信均未得到回复。他在微博中为自己的失误向许钦松道歉,承诺一定会支付相关的费用,并对此事给央视造成了困扰表示抱歉,并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而在3日晚,“张发财”也收到许钦松的短信回复,称因为近期忙于画展所以未及时回复,在画展后会与其取得联系。

九月拍出腌“腊肉”?

“搬演”遭质疑

《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后,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了一些拍摄的幕后故事,其中部分涉嫌“摆拍”的段落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第4集《时间的味道》编导张铭欢曾透露,因为经费和进度的原因,片中湘西家家户户腌制腊肉的场景,是在九十月拍摄的,“只能请村子里的人帮忙翻演腌制腊肉的过程,无论村民们如何用真实的腌制手法去还原,真正的全村全寨家家户户腌制腊肉的大场景,都因为时间的缘由无法在这部片子中体现。”

“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曾透露,拍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挖松茸的场景时,卓玛一个小时只能采集一颗松茸,或是更少。按照这个速度,完成拍摄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为了赶在一周内完成拍摄,剧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里,进行“摆拍”。如果是真挖出来的松茸,而镜头对焦没对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她解释说,这些都是纪录片拍摄的惯用手法,不足为奇:“对于纪录片来说,只要松茸是在山林里,只要是这个松茸,是卓玛在采,就是真实的。”

作为创作者来讲,“搬演”是不得已为之的遗憾,而在网友中,则引发了纪录片伦理的讨论。网友“醒目薰衣草”撰文指出,《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但从头到尾看下来并未有一句提醒告知观众这是一段“搬演”:“今天的纪录片,‘摆拍’和‘抓拍’同时存在,甚至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关于纪录片,关于真实,底线在哪里?摆拍和搬演的边界又在哪里?分寸拿捏,许是创作者功力所在,但无论如何,告知公众并不难。”

这位网友还指出,“舌尖”每集的末尾出现的抒情场景也难逃“演”的嫌疑:每集的结尾中,被拍摄者都高高举起他们的收获——一截沾满泥巴的藕,一条准备风干的火腿,一盘金灿灿的黄馍馍,两只粉嘟嘟的芋头。“以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那既非劳动场景,也显然不是乡野中国的日常作派,这种刻意追求画面的姿态,又如何让人信服那脸上灿烂如花的笑容无一例外发自内心?”

“醒目薰衣草”的观点也得到了一部分网友的支持。网友“加菲猫资深门徒”认为,“所谓新闻及带有纪实色彩作品的伦理探讨,始终是不应被忽略的。”“利万物而不争”更表示,“真实才有烟火气的美,才是人间温暖的温度。”

张发财设计的《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摄像被“淤泥死死定位”

湖北的藕

是这样拍出来的

记者王娟

“舌尖”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提到的湖北莲藕的场景,不仅让湖北观众看得亲切,也吸引了许多网友关注。昨日,记者也在摄制组的博客“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的日子”中,了解到“挖藕”拍摄过程的艰辛。

“挖藕”一段拍摄于湖北嘉鱼的珍湖,剧组事先委托咸宁电视台的编导确定拍摄地点,但去年10月份剧组到了现场才发现,这“两个湖又小又不漂亮”。于是剧组打听了一个私人承包的湖,而且“第二天有三百人一起下湖挖藕”,便临时更换了拍摄地点。

三百人一起下湖的镜头非常好看,而这段摄影师足足拍了三天。因为在野外光照太强,拍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九点之前和下午四点半之后,因此摄制组几乎都是早晨五点起床。在淤泥中作业,对于挖藕人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对摄像师来说就非常困难。摄制组在博客中以《出淤泥记》为题,通过拍摄中的花絮照片纪录了拍摄的艰辛:“在千亩泥塘里,没有工具和特殊装备,其实寸步难行。如困兽般的我们,很多时候都被淤泥死死地定位。”拍摄中,摄像师们穿着和挖藕人一样的连身裤,在淤泥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在拍完一个镜头后,先要把摄像机递给摄影助理,然后两个挖藕人把摄影师腿边的烂泥铲掉,两个人再合力把摄影师拉出来,“一个上午能拍三五个镜头就非常了不起了”。

正因为泥塘拍摄的不易,所以摄制组感叹说,“从此,我们对和莲藕有关的一切肃然起敬”。他们也在博客中向湖北人表示祝福:“请你们在寒冬里好好享用莲藕炖排骨,那的确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味。我们对此深深怀念!”

摄影师在泥塘中拍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