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弘扬革命传统 再展红色画卷

——黄土画派画家与山东画家共同走进沂蒙写生采风活动纪实

采风团成员在沂蒙老区合影留念

采风团成员在沂蒙老区合影留念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郭北平(左一)在泰安岱庙写生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郭北平(左一)在泰安岱庙写生

本报驻山东记者 孟 娟 宁昊然 实习记者 齐潇潇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山东省特邀请黄土画派写生采风团与山东画家共同走进沂蒙老区,用画笔寻找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并在共同写生中交流艺术经验,增进友谊。

5月9日下午16点20分,西安到济南的班机降落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手捧鲜花的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走向刚下飞机的黄土画派刘文西先生一行。欢迎的横幅擎起,热情的掌声响起……“从圣地延安到沂蒙老区——黄土画派画家与山东画家共同走进沂蒙写生采风活动”的大幕正式拉开。

延安与沂蒙—— “大后方”与“最前线”的呼应

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沂蒙老区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华东“延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2年间,沂蒙山区作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115师等党政机关的所在地,成为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军民共同铸造了“爱党学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塑成了独具沂蒙意蕴的红色文化。

“沂蒙老区和延安的人民都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说,延安人民纺线、搞大生产运动支持革命,沂蒙山根据地处于杀敌的最前线,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英勇牺牲、浴血奋战的历史。沂蒙地区的老百姓,有一尺布就拿来做军鞋,有一粒粮都捧出交军粮。“可以说,延安是革命的源头,沂蒙老区是浴血奋战的沙场,正是从沂蒙老区开始,‘小推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深入沂蒙 践行《讲话》精神

“70年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是中国文艺界的纲领性文献,引领着一代代的中国文学艺术家紧密配合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任务,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话》精神对当代美术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仍是当前全国美术工作者的精神导向。”刘文西表示。

红色革命事迹一直不断地映现于艺术家的丹青画卷中,是全国艺术家普遍选取和关注的美术素材。刘文西说,陕西、山东两地艺术家素来有写生采风的传统,并以弘扬革命传统为己任。“此次活动是黄土画派画家第一次走进山东沂蒙老区的写生采风,是在新语境下对《讲话》精神的重温与思考,它有助于进一步正确认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入生活与写生创作之间的关系,主题性创作与艺术家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此次采风活动是对《讲话》精神的践行,其不仅为两地艺术家切磋、交流创造了一个学术平台,对于弘扬‘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郭北平表示,在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体现我们这一代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宣誓。“这次采风活动不流于参观,而是深入到革命老区、深入到村头写生、画人物,可以说是对《讲话》精神的身体力行。”

红色故事激发画家创作灵感

为期6天的采风活动中,画家们先后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遗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采风写生。画家们参观、访问、爬山、进村,所到之处画夹铺展、画笔飞动,一幅幅承载着老区人形象和景观的图画跃然纸上。每位画家的速写本上都满满地记录着他们的感受。在费县上白石屋村,采风团成员还与当地群众齐唱沂蒙山小调,歌声深情悠扬,久久回荡在山间。

被沂蒙人民的事迹深深感动,许多画家留下了热泪。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民生含着眼泪说:“沂蒙老区是红色根据地,战争的最前线。原来从书上、回忆录和纪录片中了解很多沂蒙老区的故事。这次来沂蒙老区,接触到的一些老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党的忠诚,沂蒙人民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他告诉记者,此次采风过程中自己拍了许多照片,画了一些作品,感觉可创作的题材太多了。“如果回去之后感觉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我还会再来第二次。”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有政说,他最早了解沂蒙老区是通过看吕剧《苦菜花》。2004年,他曾自己开车来沂蒙住了一个多星期,当时就被沂蒙老区的红色文化深深吸引。“我们这代人,对于那段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这次来沂蒙,许多抗战时期老百姓的英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有政表示,采风活动的目的,一是收集素材,为将来创作准备资料;二是体验生活。“体验生活听起来好像是虚的,但只有在体验之后,沉寂的素材才能被激活。”

据了解,共有47位画家参与此次采风活动,其中黄土画派的画家有刘文西、郭北平、郭全忠、王有政、崔振宽、陈光建、高民生、杨光利等20位,山东画家有吴泽浩、张宝珠、孔维克、梁文博、刘书军、孙成河、张宏伟、时振华等27位。另外,全国不少名画家如张松、方土、郭东健、潘欣信、杜雪松等也友情加盟写生队伍。

记者手记

5月10日上午,刘文西先生提前来到“从圣地延安到沂蒙老区——黄土画派画家与山东画家走进沂蒙写生采风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面对青山开始画速写。

5月16日清晨,泰山观日出。看到了日出而欢心莫名的画家们渐渐转移阵地,流连山头看身边的美景,而刘文西却掏出画笔和小速写本又画开了。在泰山顶上一处悬崖边,他发现了一棵造型很美妙的松树,立刻要求画。光顾看松树了,丝毫没有注意到老伴陈光健老师。陈老师笑着说:“看吧,我陪伴了一辈子,都赶不上这棵松树吸引刘老师。”

在岱庙,面对参天的古柏,刘文西从各个角度画了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直到临近中午,工作人员催了好几遍,他才依依不舍地停下画笔……

6天的采风过程中,类似的场景出现了很多次。刘文西,一个80岁的老人,走路需要两名工作人员搀扶,写生时需要坐在椅子上。但是,他却一路采风一路画,走到哪里画到哪里。选定对象后,就催促工作人员为其摆好凳子开始画画。甚至在走路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停下来用相机拍下好的风景。

“时间对我来说太珍贵了,不能浪费每一分钟。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刘文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对生命的热爱,更体现出他对绘画的执著与坚守。

标签:沂蒙 老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