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万张老唱片“出阁”

晨报本版图片 制图 张佳琪

晨报记者 徐颖

“远方的鼓声——从实体走向数字化的上海图书馆藏唱片展”即日起在上海图书馆展出,为读者打开了一座深藏的宝库。

从西方近代歌剧的发轫之作《奥菲欧》、谭鑫培第一次灌制唱片的《洪洋洞》、余叔岩生病期间灌制的《打渔杀家》,到梅兰芳、杨小楼联合灌制的《霸王别姬》等,拥有20余万张经典老唱片收藏的上海图书馆,通过展览宣布,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将老唱片“数字化”的方法,建立起全国首屈一指的“数字化老唱片”宝库。

入藏多种稀有老唱片

唱片自诞生至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据悉,我国的唱片收藏长期以来一直只在民间流传,真正进入图书馆研究领域是上世纪70年代,上海图书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唱片资料专藏组(唱片组)。

目前,上海图书馆藏老唱片总数为202740张。在上图的馆藏唱片中,外国音乐约占2/3。其中,仅贝多芬作品就有300余种;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作品收藏则有600种,不同版本的《蓝色多瑙河》有115种。而中文唱片则以戏曲为主,仅京剧唱片就有6千余种,其中包括谭鑫培以60岁高龄首次由巴黎百代公司灌制的唱片《洪洋洞》、京剧史上第一出取材外国的剧目《瓜种兰因》、最早的中国歌剧唱片《兄妹开荒》等。此外还覆盖了民歌、歌剧、舞剧、革命歌曲、流行歌曲等各种类别,还有一些颇为珍贵的宗教唱片、政治人物演讲片等等。

此外,上图还收藏了百代唱片、哥伦比亚唱片、胜利唱片、大中华唱片等10个当时“十大唱片公司”的唱片出品,以及许多小型音乐公司灌制的唱片,如“孔雀”、“新乐风”、“元泰”,为研究中国流行音乐提供了珍贵资料。

老唱片数字化难度大

老唱片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和欣赏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只是“妥善保存”对于老唱片的收藏并非最佳途径。上图读者服务中心阅览部主任林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很多老唱片由于放音次数太多,出现磨损现象,有些老唱片甚至因为温度、湿度等原因出现开裂变形。

据悉,上海图书馆藏老唱片的数字化工作始于2009年6月。林琳表示,“这项工作难度大,过程繁琐。因为老唱片的数字化要求必须在不损伤原唱片的前提下,通过数字技术使原唱片上的声音得到原滋原味的表现,不能丢失老唱片录音的音质,还必须保证所有的唱片信息准确录入。”她告诉记者,由于原先馆藏唱片都是手工目录,所以光是准确登记,就要花很多时间。经过三年多的反复实践,上海图书馆已逐步摸索了一套对老唱片数字化行之有效的流程——即“品相挑选”、“唱片清洗”、“唱片试听”、“转录数字化”等一系列流程。

社会捐赠者充实馆藏

随着上海图书馆老唱片收藏规模的扩大,尤其是数字化工作的推进,近年来向上图无偿捐赠老唱片的团体、个人越来越多。如越剧名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评弹表演艺术家蒋玉泉等,他们的捐赠,极大丰富了上图的馆藏资源。

钢琴演奏家范继森、范大雷的亲属徐女士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329张老唱片。这批老唱片大多为两位范先生珍藏多年的国内外著名钢琴音乐作品,其中不乏有价值的唱片资料。市民缪先生个人捐赠了576种719张老唱片,却始终不肯对外透露名字。此外,上图还接受了国际友人以及海外图书馆的捐赠,如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州图书馆前后捐赠了2422种3260张老唱片。

数字化老唱片可共享

到目前为止,上图针对老唱片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有:借听、翻录、翻拍、展览、举办欣赏会、音乐讲座等。此外,针对团体及个人的需求,提供一定的定制服务。除先后接待过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电视台、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等几十家单位之余,接待个人调阅申请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为南京越剧团提供某唱段数字化服务;为日本京都教育大学教授提供有关评弹唱段调阅、试听;调取作曲家黎锦晖先生、指挥家陆洪恩先生作品,制作数字化合集DVD等等。

即将迎来建馆六十年的上海图书馆表示,将通过多样化的数字化阅读服务,让市民和读者直接享受到历史深处传来的动人乐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