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乡亲们称他“单田芳”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哨镇白音爱里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人为主的聚居地。这里虽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一走进村落,马背民族的风情就会扑面而来。张立勇是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听他讲故事是这里的人们在茶余饭后最喜欢的事。年逾古稀的张立勇虽为残疾人,但为传承蒙古族文化做出了贡献,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他。

白音爱里村现有居民415户,蒙古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8%,有着“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语言生态保护基地”等称号。这个村蒙古族语言和文化都保护得很好,在村里,记者看到无论是宣传画,还是老百姓家里贴的对联,用的都是蒙古文。听当地文化部门的人介绍,这与张立勇等几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把蒙古族文化带到了田间炕头上。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反映的是蒙古族人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汲取了中原汉族农耕文化的营养,呈现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相融的鲜明特色,这些故事对研究蒙古族历史、考察蒙古族文化的变迁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早在1980年夏,该县文化馆就着手抢救和挖掘蒙古族民间故事了,当时这里的许多村落藏着能讲民间故事的好手。当年工作人员到这一带采风时,老乡们就曾提起一位姓白的老阿嬷:这位75岁的蒙古族老阿嬷在临终前默默地穿上自己最心爱的蒙古袍,梳好羊板头,又戴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给围绕在身边的儿女们讲她满肚子的东蒙民间故事。老阿嬷的故事没讲完,就带着遗憾走了,传自祖先的部分文化记忆也随之消失了。

面对多位传承人先后离世、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自2005年开始,这里的文化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加强了对东蒙民间故事的抢救工作。为确保大普查少走弯路,2006年该县文化馆首先选择白音爱里村进行试点普查。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张立勇。当时进行非遗普查的工作人员在他家一呆就是5个月,期间他讲了近200则故事、50多个笑话,还有大量的蒙古族谚语。采录人员说,张立勇讲的故事完全可以编一本喀左民间故事集。那年,张立勇66岁。同年,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张立勇也被命名为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立勇的蒙古语名字叫宝颜巴图,小时候因注射青霉素过敏而导致腿部残疾,但他从没有向命运低头,始终自强不息。二十几岁时,张立勇开始学习裁剪衣服,没过几年便成为制衣能手。他是南哨镇第一个万元户,也是白音爱里村第一个买电视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张立勇爱好文学,自小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别人讲的故事,他听一遍便能倒背如流,且每个故事都能用蒙汉两种语言讲。

去采访张立勇时,他正盘腿坐在自家炕上和村里几个老人玩牌。小小的屋子里贴的都是蒙古文对联,因为老人行动不便,书柜便安置在了炕的最左边,摆放着《三国演义》、《水浒传》、《清史演义》等书籍。现在,张立勇每天的“工作”就是玩牌、看书、讲故事。尤其到了晚年,他把讲故事当成一种乐趣。老人家讲的故事丰富多彩,能从喀喇沁部在贝加尔湖畔的渔猎生活讲到成吉思汗的征战功绩,从善恶美丑讲到人生百态。因此,村里人送他一个外号“单田芳”,村里的大喇叭每天还用蒙汉双语播放他讲的故事。

2008年出版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里,其中第十一卷辑录的就是他讲的故事。现在,虽然记忆力退化了,他还能讲200多个故事,有《竹叶鱼》、《娜仁湖》、《敖木伦河的来历》、《照明树》等。

张立勇说,蒙古族是擅长讲故事、弹唱的民族,他们村里的一个习俗就是农闲时大家会聚集在一起讲故事。讲故事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不用刻意去学,很多人能讲,只是会的多少不同而已。“只是因为我爱好文学,又好琢磨,遇到故事中不妥的地方,能加工、润色,让故事显得丰满些罢了。”

张立勇讲故事还分对象,给不同的人讲述不同题材的故事。他的故事给缺少文化娱乐的村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他自己也乐在其中。他认为,这些传统故事中关于民情、民俗等方面的描绘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对大家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意义。

平时,每到学生放学后或是周末,张立勇家总会有好多孩子聚在一起听他讲故事,他从来都不烦,“现在有的孩子自己都能讲上几个故事了”。一位书法家曾赠他这样一副对联:如痴如醉海青房里数家珍,伴风伴雨好汉桩头集大雅。张立勇也常以此自勉,决心把自己知道的故事都讲出来,并传下去,他说这是身为蒙古族人的责任。

标签:单田芳 张立勇 故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