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小波是文学的异种

全家福。王小波(左二)王小平(左三)

王小平的回忆录即将出版。

王小平接受本报专访谈胞弟生平

在王小波去世15周年之际,近日,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我的兄弟王小波》即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王小平,王小波在世时曾称其“智能高我十倍”,在这部回忆录中,他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以及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时代的思想巅峰。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内容,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病故,都一一真实披露。在该书正式出版之前,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身在美国的王小平。兹以此文纪念王小波。

文/本报驻京记者谢绮珊

人物简介

王小平,王小波的哥哥。1949年生于山东济南。上山下乡期间曾在北京京西煤矿下井十年。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哲学系,1981年毕业。1991年于美国图兰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居美国。

两人婚后的生活过得十分马虎。小波不会喝酒,唯一的嗜好是抽烟和喝咖啡,图的是调剂脑力的功效,肚子饿了,就到楼下买包子吃。如今想来,他们二人确实达到了古贤人颜回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谈艺术才华

他的心里有一团美的辉光

记者:在写这本新书时,您付出了多少心力?您写这本书的缘由?

王小平:我曾经没日没夜,如醉如痴地思索过一些世上的道理,并有所参悟。正像小波说过的那样,探求学问的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变成一只要下蛋的鸡。我们的父亲就曾是这样一只要下蛋的鸡,只可惜生逢乱世,不容易找到一个下蛋的安生地方。到最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他半夜起来偷偷烧掉了他的一大摞手稿,毕生心血,付诸东流。我也很想把自己在哲学上的参悟写下来,留给后人。这些参悟,简而言之,就是以一种图像结构的方式对哲学直觉进行破解,似乎可以解开一些思想上的千古疑团。我写作有关小波的书,从这个角度来看,像是一个热身的过程。我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赢得一些喜欢读书,乐于思考的人的关注,这样,在我的哲学敝作问世时,至少会有几个看客。

他的美的内涵是先天生成的

记者:王小波是天生的作家吗?为何他能够始终保有敏感与童心?

王小平:说小波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也许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他是一个具有艺术天赋的人。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对于世界上隐含的美的感悟能力。他们会在内心里营造一个美的世界,并小心翼翼地维护内心的优美意趣。至于是不是成为作家倒不一定,要看造化对他如何安排。如果他成长在一个音乐环境里,也许会在音乐上有所发展,如果成长在美术环境里,也许会在造型艺术上有所建树。最重要的事情,是他的心里有一团美的辉光,这种内部的辉光,总归会找到一种适当的释放方式,不管它是文学,美术还是音乐。他之所以葆有敏感与童心,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心辉光的浸润。这种美的内涵,据我的观察,是先天生成的。它可以在恶劣的后天环境中被窒杀,却很难在良性的后天环境中被培育出来。

戍边云南对他来说是一个淹没头顶的波浪

记者:在你们成长的非常年代,戍边云南的下乡经历对王小波的写作和人生观是否有决定性的作用?

王小平:对于小波来说,戍边云南是他初次经历的深刻的痛苦,是一个淹没头顶,造成窒息的波浪。绝大多数下乡知青应该也有类似的感觉,但因为小波的内心敏感,感受到的痛苦更甚于他人。对他来说,物质生活的匮乏或者还可以忍受,难以忍受的是精神生活的贫乏,没有书看,也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精神生活。更糟糕的是看不到希望,黯淡贫乏的日子一眼看不到尽头。眼看着有限的生命一天天流失,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泥胎木偶一般过下去,直到最后完结。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咬啮着内心。那是一种从天而降、笼罩万物的沉痛感觉,带着一种呆滞,乏味,无法索解的荒谬气息。这种滋味我们都品尝过,确实很不好受。

云南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当时多数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贫乏的环境激起了他对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渴望,对他的人生观和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谈与李银河的爱情

两人婚后的生活过得十分马虎

记者:王小波和李银河有20年的美好爱情,有人说,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美貌、金钱和孩子,对此您怎么看?

王小平:小波和银河,是两个有相当特别的心理素质的人。这两个人,好像动荡的大千世界中的两颗尘粒,能够碰到一起,一拍即合,确实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在书里提到,银河初次造访的目的是来看我父亲,却偶然发现了小波在大笔记本上用潦草的字迹写下的早期创作。这些东西给了她相当强烈的印象。据说她当时就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觉得她和这个人之间可能会发生点什么。后来他们开始接触,小波首先提出要和银河处朋友,这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勇气。他们俩当时的处境差别很大。双方父母虽然都出身八路,但我父亲一度官场折翼,所以在家世背景上有很大差别。小波当时刚刚从山东青虎山插队返京,在街道厂里当了个小工人。而银河已经在山西大学毕业,分到光明日报社,后来竟进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在中南海里上班。

促使他们结合的,是一种超脱世俗世界的精神追求。在这种追求之前,一般人斤斤计较的婚姻条件都变得无足轻重。他们两个人,都有一种在理念世界中生活的倾向,好像具此肉身,涉足尘世,是一件没有多大意思,但又不得不尔的事情。听小波说,在恋爱的时候,有一天银河跟小波说,你长得不好看,小波也跟银河说,你长得也不好看。他们之间的恋情,确乎超越了男女之间身体的相互吸引。他们约定要做精神伴侣,在一起过一种超脱世情的高尚精神生活。

两人婚后的生活过得十分马虎。小波不会喝酒,唯一的嗜好是抽烟和喝咖啡,图的是调剂脑力的功效,肚子饿了,就到楼下买包子吃。如今想来,他们二人确实达到了古贤人颜回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谈不被主流所认可

要一套顶戴花翎来干什么?

记者:近日,李银河发博文指出,王小波不是作协成员,也没得过国内任何一个文学奖,官方的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并认为官方文学有太多美感之外的功能,您是否认可这种观点?我们对于王小波作品的低估,主流对于王小波的不认可还在持续,15年时间过去,为何还需要如此争辩?

王小平:这件事听起来倒是挺惨的,写了半辈子书,结果还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但仔细一想,文学本是民间的事情,要一套顶戴花翎来干什么?自古以来,就有宫廷诗那回事,但什么东西能流传下来,完全靠的是民间的态度,官家的封诰没有丝毫作用。我猜多少年后,那些身穿顶戴花翎的人的作品会销声匿迹,而小波的作品多半还在那里。

好像羊群中混进一匹狼

记者:王小波的理科出身是否对他最终走上文学道路有所阻碍?

王小平:小波的理科出身确实为他走上一条平顺的文学道路增加了障碍。由于文理兼修,他的思想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和大多数作家很不一样,可以说他是一个文学领域里的异种,这一点使他和别人有点格格不入。一般来说,学文科和学理科的人的基本思想方法有一些区别,学文科的人对历史、人文,对于人类本身有着较为广泛的认识和兴趣。而学理科的人则从科学中得到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思想上的工具。这种文理兼修的人毕竟在今天文学界中数量太少,这就使小波成了个异类。据说小波在文坛中受到一些排斥,虽然他文名满天下,却得不到文坛正统的承认。这件事当然有一些复杂的原因,但我猜文坛中人可能是在他身上嗅到了一种异端精神,一种危险的批判倾向,好像混进羊群的一只大灰狼。

虽然得不到文坛正统的承认,小波的作品却得到大量普通读者的欣赏,因为他说出了许多别人说不出来的话。小波思想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科学系统中汲取了一种清明的理性和批判精神。

所以,小波的理科出身有得有失。作为一个思想方法与众不同的异类,他的文学之路坎坷不平,一步步走得艰难。然而,由于他的科学素养,他又像比别人多长了半个脑袋,显得格外灵巧,可以说出一些他人说不出的睿智的话,这为他的文字增加了一种特别的价值。

谈小说的情欲描写

并非着意为之

顺其自然而已

记者:对于王小波的作品一度被视为风月小说,您是很驳斥的,应该如何理解王小波小说中直率的情欲描写?

王小平:把小波的作品当作风月小说无疑是一种偏狭的看法,对他而言是不公平的。小波作品中的情欲描写道出了他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必然对情欲有较多关注。对他来说,这些强烈而真实的感觉值得写下来,无须酸文假醋,也无须避讳什么,这正是他直率的一面,但在二三十年前是有点惊世骇俗。然而,一个人的灵魂是许多精神层次的共同体,小波在作品中写下的丰富感觉,包含了一个青涩少年在云南山林中的种种感受,沦落天涯的失落感,破罐子破摔的叛逆心理,有些地方甚至带有强烈的抽象艺术色彩。这些东西,又岂能用“风月”二字一言以蔽之。

一般而言,我对两种对小波的偏狭看法难以苟同。第一种就是把他的作品看作风月文学的变种,第二种是把小波单纯看作一个对官方的不同意见的载体。这两种看法都忽视了他笔下的丰富感觉、他在艺术上雄心勃勃的追求,是对小波的肤浅理解。

率真是小波的基本素质。他不会遮遮掩掩,粉饰自己的面目。如果他在现实中看到蒙昧荒谬的成分,他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许这会冒犯了什么人,或者什么机构,但他并非着意为之,只是顺其自然而已。当然有城府的人不会这样做,但这样的城府他永远也学不会。

标签:小波 王小平 文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