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学丛书需要期刊助阵

□热点·《中国文学》丛书第一辑

听说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中国文学》中英对照版丛书第一辑,针对海外市场也将推出《中国文学》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版。这件事不禁让我想起创刊于1951年、新中国第一份同名杂志的历史。《中国文学》杂志当年先是英文,1964年出版法文,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一份面向国外读者,及时、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中国纯文学发展动态的国家级刊物。在上世纪80年代黄金时期,英、法两个文版的总印数在6万份以上。在此基础上,以国宝熊猫为标记,《中国文学》杂志1981年开始发行《熊猫丛书》,主要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中国当代、现代和古代的优秀作品,也出版了少量的德、日等文版。

所以现在的《中国文学》丛书太容易令人联想到曾经辉煌的《熊猫丛书》。但不同的是它还缺少杂志做后盾。文学期刊当然不具备时效性,也不会构成大众性,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对于中外交流而言,文学的作用要更加长远和深厚。它面对的国外读者势必包括知识精英阶层,其“慢热”的程度可能历经几代人,常读不衰,很需要期刊节选来培养、铺垫。即使今天的交通、传播已是鼠标式的便捷,但文学期刊的先锋作用仍不会被取代。那就像打地基一样,一部短篇小说所揭示的人文风情也许深刻得流传百年。因为了解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可是需要时间、保持关注的。文学期刊,正是创造着一种吸引力。这种读者、作者互相倾慕产生的化学反应才是不同国度人们真诚交流的底色。

《中国文学》杂志起初两年是年鉴形式,后改为季刊、双月刊、月刊,1984年后定为季刊,直到2001年停办。在50年的历史中,总计出版了590期和《熊猫丛书》190多种,介绍作家、艺术家2000多人次,译载文学作品3200篇。既然现在《中国文学》丛书是为了“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我真心期待丛书编辑部能尽快组织一个杂志社。不但能介绍代表中国当代最高创作水准的名家中短篇作品,而且能推荐中国评论家对重要艺术演出的观察以及年青一代的杂文、随笔等多种体裁的作品。没有一本定期出版的杂志,中国文学就很难有国外读者多方面管窥的机会。特别是这样一本翻译好的杂志,它将对东西方艺术家的合作创造很大的空间,起码会吸引更多欧美电影界的关注。

(亚斌)

标签:需要期刊 文学 丛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